近日,苏城被明媚的阳光普照,春日的气息越来越浓。螺蛳、香椿头……这些时令性极强的美食在春日里轮番登场,给“不时不食”的苏州人饭桌上带来别样的味道。今天上午,记者来到姑苏古城的大街小巷,寻找最接地气的春日味道。

俗话说,“明前螺蛳赛肥鹅”。对于讲究的苏州人来说,酱爆螺蛳是春日饭桌上的“宠儿”。今天,记者在横街上看到,除了各种春菜受人青睐,螺蛳也早早“登场”,抢占苏州食肉一族的“心头爱”。

“清明螺,胜似鹅,因为这个时候螺蛳泥腥气小,而且养了一个冬天,肉质肥美。”水产摊贩王先生告诉记者,这两年,螺蛳上市的时间越来越早,市民也有了更长的时间品尝美味。汪丽是姑苏区双塔街道横街社区的居民,也是一名螺蛳的忠实爱好者,她告诉记者,螺蛳还没有大量上市,横街上也只有三四家商贩在卖,不同个头的螺蛳价格也不同,“没有处理的一般在6元至7元每斤,处理好的则在10元左右每斤。”

虽然螺蛳好吃,但是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怎么购买、烹饪螺蛳是个头疼的问题。记者在横街上发现,不少小年轻在摊位前徘徊,想要尝鲜又害怕“掌握”不住技术。商贩朱立翔和记者科普说:“市场中现有的螺蛳,大部分都是泡在水里的,买的时候要闻气味、看螺蛳衣颜色等,如果气味发臭、螺蛳衣脱落,都说明螺蛳已经死亡,不好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汪丽告诉记者,趁着清明前螺蛳味道好,大部分苏州人都会做酱爆螺蛳这道菜,但不管怎么做,都要保证螺蛳彻底煮熟,“螺蛳中容易存在寄生虫,所以一定要煮熟煮透,才能有效杀菌,但是时间不宜太久,容易煮老,一般爆炒3-5分钟左右就行。”

在一年一度的“春菜”尝鲜季,香椿是当之无愧的“春菜”C位,堪称菜中“爱马仕”。今天,记者在新民桥农贸市场看到,已经有摊贩开张卖香椿,每500克70元。“与往年相比,今年新上市的香椿价格较低,但卖的人也少,市场里目前只有一家在卖。”新民桥农贸市场相关负责人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椿,又名香椿头、香椿芽,是香椿树的嫩芽。一小把香椿头,上秤动辄就是30元,已经超过肉价。“其实,春节前就有香椿头卖,但是当时确实不应季,这两天来买的人比较多。”售卖香椿头的摊主沈丽说。前来购买的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这两天天气越来越好,感觉春天快到了,就想来买点春菜尝尝鲜,“买香椿回去拌豆腐吃,口味特别清爽。”

“虽然最近有人来买了,但是进货量也不敢多,主要是因为贵。”沈丽告诉记者,因为是刚上市的香椿头,价格自然高,舍得掏腰包购买的市民很少,造成市场里多数摊主不敢进货。来买的只有个别老主顾,当然也有一些年轻人愿意尝鲜,“今年也特殊,疫情当下,最重要的是保证大众蔬菜的供应,所以量少一点也正常,我每天最多进货10斤。”

记者在多个在线买菜平台看到,香椿的价格也不便宜,在每500克100元左右。“想吃春菜的市民们可以等一等,预计三月份天气变暖,大量春菜将陆续上市,价格也将逐渐回降。”姑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虎丘分局工作人员提醒,香椿虽美味,但含有一定的亚硝酸盐,食用得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