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族的摇篮

摇篮,鄂伦春语称为“欧姆凯”的支架用两块呈U形的薄木板衔接而成,长板作底 帮,短板作背靠帮,衔接处呈45°角。摇篮底部钉薄木板,头部的底 用皮子或用皮绳编织而成。摇篮帮多用红、黑、绿等颜色绘成图案或花纹。

背面挂有各种装饰物,如兽骨、兽角、贝壳、铜铃、神像。孩子 睡在摇篮里,平时挂在“仙人柱”母亲铺位上的横杆上;迁徙时背于 身后,骑马而行;狩猎时挂于树杈之上。摇篮,对于鄂伦春族抚育儿 童起着重要作用。

鄂伦春族人的摇篮(又称摇车)造型独特,由两块U字形薄木(大部分是柳木)制成的。摇篮头上中间弯曲,两头用宽皮条带连接起来,在室内居住时可以吊挂起来来回悠。搬迁时母亲可以将摇篮背在身上,骑马行走自如,由于孩子是用摇篮两侧的皮绳缚牢于摇篮内的,任其坐骑颠簸,孩子仍可以熟睡而不会有颠出摇篮的危险。

摇篮头上拴起一个固定的绳索,上面罩上帘子,冬天冻不着孩子的脸,夏天蚊子钻不进去,既能遮挡住阳光又防御严寒,孩子睡在里面非常舒适。

摇篮里的鄂伦春族儿童

摇篮中间还有腰带,它起到平衡的作用,使孩子的头部不容易受到震动。摇篮两边三行双六的链子表示父母对孩子寄予事事顺心、吉利美好的愿望。摇篮上还安放有摇动时发出响声的链子,一般是用犴骨制作的,也有猞猁爪子的骨头做的。摇篮上绘制着烫花的仙人柱花纹,表达孩子平安健康,茁长成长的心愿。

孩子头部上面的摇篮背带上,挂着皮子做的黑色神偶,即护身符。摇篮周围的花纹非常精美,如森林中花草一样红红绿绿,美丽绚烂。

孩子放在摇篮里,会经常尿湿被褥,于是心灵手巧的鄂伦春族妇女们,又创造了独特的处理方法。她们选取立在地上但已腐烂的柞树,这样的树干不长虫子,极易吸收水分,是天然的“干燥剂”,她们取其中干净的部分,用铁皮锉子弄成碎末,直至碎末变得柔软,再将其装进桦树皮尿垫子里,这样的尿垫子,使用一次即可扔掉,鄂伦春语叫“辙和吞思”。

冬天,尿垫子上放一层经过柔软处理以后的犴皮,再将孩子身上包裹一层布,最后用狍子皮再包一层,在严寒冬季,孩子裹着狍皮桶便能安然度过冬天,绝对冻不着。这种鄂伦春族人的摇篮十分适用而且十分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