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关注 | 17天累计加氢气近百吨 冬奥会“赛出”张家口氢能产业

随着冬奥会的落幕,张家口市运行的710台氢燃料汽车也顺利通过了氢供应高峰的考验。从2月14日起连续多日每天氢气加注超6吨的保障,堪称有史以来氢能动力在交通运输领域的一次大规模使用。北京冬奥会带动下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走进全球视野。

以资源丰富的风电绿能为起点,以大规模电解水制氢为途径,最后通过燃料电池堆氢氧反应,释放电能,启动电动机工作,驱动汽车行驶。从风电到制氢,从储氢加氢到大规模应用——“张家口经验”备受关注。冬奥会结束后这个氢能产业集群将何去何从?张家口牵头的河北省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能否强势崛起?就此,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进行了探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在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 受访者供图

710台车台保障冬奥会张家口赛区

离开张家口火车站,33路公交车一路向北,很快行驶到北城核心商业区。虽然零下十几度的低温,但贝壳财经记者体验发现,这台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行驶平稳、噪音不大,与其他车辆并没有什么两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张家口市万全区,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满足国标要求并取得整体防爆认证的70MPa一体式移动加氢站 受访者供图

“为了办一个绿色低碳冬奥会,张家口市从2018年起,已累计投运氢燃料电池公交车444台,完成载客量超6200万人次,运行超2100万公里,成为全国燃料电池汽车运行数量最多、最稳定的城市之一。”张家口市发改委高技术处处长尹旭光介绍。

经过3年多运行及技术的升级,到2022年冬奥会期间,张家口赛区共计投入使用氢燃料电池车辆710台,其中崇礼区623台,主城区87台。目前,该市已建成创坝站、纬三路站、东望山站、太子城站及太子城撬装站、崇礼南站及崇礼南撬装站、崇礼北站、西山产业园等加氢站9座,加氢能力7.9吨/12小时,可支撑全市氢能产业示范应用和保障冬奥会氢能供应。

尹旭光处长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从冬奥会前期的适应性训练,到冬奥会结束,张家口累计供应氢能超150吨,氢气加注在冬奥会开幕后达到每天6吨的高峰。张家口市氢能与可再生能源研究院项目总监孟晓敏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2022年冬奥会期间(从2月4日至20日),据张家口市氢能可再生能源研究院燃料电池汽车数据采集和监测中心数据显示,张家口赛区累计加注氢气94.3吨,减少碳排放1414.5吨,相当于种植68000多棵树的吸收量。”

冬奥会下的张家口顺利通过“氢考核”。不仅如此,氢产业正在开枝散叶,惠及多个产业的发展。河北省科技厅支持的天然气掺氢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河钢宣钢氢冶金项目已完成可研报告,正在跑办立项手续;位于下花园区的张家口氢能科技公司,拥有年产4000台套风冷型氢燃料电堆的自动化生产线,其低成本空冷型氢燃料电池已经在无人机、小型快递物流车等领域应用。以氢燃料电池公交车为代表的氢能动力,从陌生的技术,经过短短五六年时间,走入张家口老百姓的平常生活——一座曾经的偏远小城,借助冬奥会的推动,在这一领域悄悄实现了弯道超车。

燃料电池圈起特别朋友圈

“多年来,亿华通研发团队攻坚克难,发动机系列产品耐低温性能提前两年达到国家标准,完成北京市科委‘高环境耐受性燃料电池系统产品研制’项目验收,并携手福田欧辉客车于2020年1月在海拉尔完成了极寒测试,氢燃料电池客车在-30℃的环境下,放置超过8小时后,进行了超低温冷启动测试,116秒成功启动,对在北方地区规模化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意义重大。”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于民向贝壳财经记者回忆,“为了提高车辆的爬坡能力,我们对燃料电池堆进行持续升级,功率从30千瓦加大到120千瓦。而我们合作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经过了三代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于民介绍公司研发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白华兵 摄

史宏武是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派到张家口任职控股子公司亿华通动力科技的副总经理。2017年,亿华通动力科技落地张家口。从大北京来到张家口,史宏武也见证了这里的发展。昔日48亩的一片荒地已经成为亿华通动力科技的现代化生产基地,该公司建成了年产2000台及10000台燃料电池发动机一期、二期生产线,而一期生产线已于2017年正式投运,二期生产线正在调试。

贝壳财经记者在张家口氢能产业集群采访了解到,氢燃料电池车辆应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是制氢,不能成本太高,让市场望而却步,政府补贴不起;其次是储运和加注,这就要求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从而支撑完整的储运加配套产业;第三是燃料电池堆技术,近年来该技术成本不断下降,已经完全具备商业化运营的基础条件;最后是配套的整车生产技术,如果没有企业愿意配合,就算技术再好也不会得到应用。这就注定,氢能产业不是几家企业可以推动的,需要凝聚科研机构、企业、政府、社会的力量。

在张家口市东南侧的创坝加氢站,一台台公交车陆续驶进加注区,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十几公斤的氢气加注。这家加氢站是张家口市交投集团联合空气华通、亿华通动力科技两家公司共同设立的张家口市交投氢能新能源科技公司建设的。而不远处的海珀尔新能源科技公司也是亿华通动力科技参股的一家绿氢生产企业。

于民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亿华通动力科技一方面牵手制氢、加氢企业,一方面与北汽福田、福田、申龙、中通、吉利等30多家主流整车企业合作,车辆在北京、上海、张家口、成都、淄博等16个城市实现商业化运营,累计运营车辆超过1800台。一个企业拉起一个氢能产业朋友圈,成了冬奥会带给张家口的一份特别礼物。

奥运之光照亮氢能产业

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2015年7月,张家口市获批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2021年12月,张家口市牵头的河北省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实施方案获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五部门批复同意。成为全国五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家口市氢能与可再生能源研究院项目总监孟晓敏介绍当地氢燃料电池公交车使用情况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白华兵 摄

冬奥会筹办的过程也是张家口氢能产业落地生根、发展壮大的过程。在制氢加氢方面,尹旭光处长说,已建成海珀尔、交投壳牌、河北建投沽源、河北建投崇礼等制氢厂4家,共计制氢产能达17吨/天。同时,坝上氢能基地建设加快建设,海珀尔技改、国华赤城、国电电力尚义、中智天工等一批制氢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尹旭光处长介绍,为加强氢能产业链布局,该市先后培育和引进亿华通、海珀尔、厦门金龙等氢能产业链企业18家,初步形成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格局。目前,除亿华通二期年产1万台燃料电池发动机项目建成外,氢能科技年产4000台套风冷型氢燃料电池堆生产线等项目正在推进,聚通科技150MW燃料电池电堆项目及测试车间等项目已落地建设;北汽福田欧辉氢能大巴项目已投产,张家口易龙智能氢能商用车产业基地项目和氢奥汽车等整车制造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尹旭光处长解释:“张家口市在发展氢能产业方面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发展氢能产业有利于优化京津冀能源消费结构,保障京津冀绿色能源供应,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对于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据张家口市官方统计,截止2021年底,该市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2347万千瓦,风电装机规模全国第一。全年张家口可再生能源发电量357.5亿千瓦时,占全市总发电量的58.5%。到2030年,该市可再生能源装机有望突破5000万千瓦,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的基础扎实、潜力较大。这也为张家口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目前,张家口开始实施零碳制氢基地建设、基础设施网络保障、氢能产业链构建、氢能多元化示范应用、氢能产业创新引领等五大工程。于民告诉贝壳财经记者,目前氢气的生产成本是30元/公斤,而他期待着未来几年能够下降一半。由此推算,一台12米的公交车加满25公斤的氢气可以行驶400公里,而百公里能耗不超过100元,这将有巨大的竞争力。

因此,这场缘起冬奥会的氢能产业集群在得到政策红利和政府推力之后,已经走上科技创新、体系搭建、成本下降、商业化推广使用的良性发展轨道,或将深刻影响中国的商用车发展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