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人口大规模流动背景下,农民群体在加速分化。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长期调研发现,依据收入来源,可以将农村青壮年群体划分两大部分:一是长期外出、从事非农就业的农民工,他们的小孩和父母可能随迁进城,也有可能留守村庄;二是在乡村内部长期从事农业兼业经营的“中坚农民”,经济社会关系主要在乡村。

新时代,一批热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中坚农民”应运而生,成为了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尤其是45周岁以下、大专学历以上、掌握现代农业新技术、具备绿色发展新理念的从事涉农领域相关产业的创业者们,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血液,他们是新农村产业发展的脊梁。

与农民工和工商资本不同,中坚农民有三种独特的禀赋,决定了他们是乡村振兴的可靠支撑力量。第一,这一群体长期生产生活在农村,具有“身体在场”的社会优势,是最接近农民、最理解农民、最了解乡村振兴需求的群体。第二,他们有较多的人力、经济和社会资本,是农民认可的经济社会精英,是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的主要参与者。第三,他们有较为积极的社会态度,与外出农民工利益诉求高度一致,是农村基本制度安排和乡村振兴政策的受益者、支持者。

“中坚农民”茁壮成长需要良好的环境。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中坚农民”依然面临着不少困难,专业不对口、发展资金不足、技术匮乏等问题,制约着他们健康快速发展,亟需地方党委政府、农业服务部门给予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多渠道支持其发展。只有为“中坚农民”搭建干事创业平台,激发他们的活力,才能让他们在希望的田野上茁壮成长,引领乡村产业富民新气象。(作者:小山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