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腿脚不便,从小区出来没法下台阶;去银行办事,轮椅又上不去。近日,市民康阿姨向“网事悉心办”栏目反映了她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能不能让无障碍设施更普及、更便民?为此,小江观察员进行了实地探访。

探访

从小区去往银行

一路经过多个坎

“在晚报上看到有这个栏目,想着能不能提一提,帮我们解决一下。”康阿姨家住翠云新村,身有残疾的她出行要借助轮椅。康阿姨告诉记者,从翠云新村去往金阳大厦的银行时,一路上需要经过几个“坎”:翠云新村拐到清名路上,经过逸乐桥后有一处大约20厘米高的台阶,这使得她无法独自下桥,而下桥后再上道路对面的人行道时又会遇上麻烦;金阳大厦的银行门口有两级台阶,轮椅同样无法上去,“有时候旁边的人帮忙抬一下,但是次数多了也不好意思。”康阿姨说,她自己有着亲身体验,希望各类无障碍设施能够更为普及和便民。

随后,记者来到康阿姨所说的几处地点进行探访。翠云新村出口处有一处斜坡可以直通逸乐桥,但桥的另一侧则没有斜坡,确实如康阿姨所说,如果是坐轮椅的话很难从桥上下来,穿过路口后,也没有斜坡可以上人行道。在金阳大厦处,两级台阶也着实对残疾人不太“友好”。从现场了解到,这里每天都有老人前来取退休金,其中不乏拄着拐杖或坐轮椅的老人。

回应

需帮助可拨热线

坡道改造牵涉多

记者将这一问题向相关部门进行了反映。金佳物业金阳大厦管理处项目经理许伟介绍,在接到市民反映后他们对情况进行了了解,“银行是有残疾人道板的,只不过平时是收起来的。”许伟说,金阳大厦旁边就是清名桥地铁站和清扬路,还需要留出空间停放非机动车,使得大厦前的道路较为狭窄,如果将残疾人道板始终摆放在外,则会使道路更加拥挤,“银行来来往往的都是年纪比较大的人,放在外面容易绊倒,所以平时不用的时候就会收起来。”据介绍,在银行的墙面上张贴有无障碍设施热线,市民如果需要帮助可以拨打,工作人员接到电话后便会将道板摆放至门外。

记者又连同市残联、街道住建部门、社区、道路养护部门等多个部门来到逸乐桥处进行查看。市残联工作人员滑广飞在看到两处台阶后就明确告诉记者,这两处台阶是不合格的,需要整改,“根据规范,这里应该设置缘石坡道(注:方便乘轮椅者进入人行道的一种坡道),与地面的高度差在一厘米内,这里明显是不符合规定的。”除了台阶,滑广飞还发现了其他问题,人行道上的盲道同样不符合规定,“盲道与接口的地方应该有提示盲道,现在并没有设置,而且没有达到安全距离。”

对于滑广飞整改的建议,道路养护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难度不小”,他告诉记者,现场仅仅是肉眼可见的便有下水道和路灯管线,一旦整改开挖,道路下方还可能涉及通讯、燃气等,这些需要多个部门来协调解决,此外,因为台阶位于逸乐桥西侧,还涉及到桥区施工。

说法

前期规划不全面

过后整改有困难

滑广飞介绍,事实上很多人都对无障碍设施存在误解,“并不是只有残疾人才需要无障碍设施,人的一生中几乎都有用到的时候,比如婴幼儿时使用推车、年纪大了腿脚不便,包括受伤了不方便走路等等。”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此前梁溪区曾对全区无障碍设施使用情况进行排查,虽然设施较为普及,但依然存在一定问题,“集中体现在车辆占据盲道,改造后原设施未及时恢复等。”据了解,经过整治,目前机动车占据盲道的情况已经有了极大改善,而非机动车占道的情况尚需部门间的联动,“早年的城市规划中没有在人行道上特意设置停车点,如今非机动车占据盲道的现象比较普遍,但这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协调解决。”

此外,市残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无障碍设施改造、增设的难点,大多由于前期规划时没有考虑全面,后期改动和增加时就比较困难。预计今年,我市相关部门将在崇安寺商圈改造时,提前设计、规划无障碍建设,力争将崇安寺商圈建成无障碍设施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