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增速位列全球百强港口第一,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跃居第25位

近日,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全球港口发展报告》,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增势明显,排名上升5位,跃居全球排名第25位,增速位列全球百强港口第一。

2021年,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703万标箱,同比增长35%,排名跃升至全国主要港口第8位。截至目前,太仓港共建成投运各类码头泊位95个(万吨级以上泊位40个),其中集装箱泊位14个,开辟运营集装箱班轮航线216条。

如今,太仓港已成为全省重要的近洋直达集散中心、内贸转运枢纽、远洋中转基地。

未来,太仓港将围绕“江海中转枢纽港、中近洋集装箱贸易港和远洋集装箱运输喂给港”的定位,高质量建设苏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核心区,加快推动长三角港口一体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物贸大港,同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港、产、城融合发展,努力朝千万标箱大港阔步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航线网络通江达海 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贸港”

2021年12月29日上午,一个挂有“太仓港2021年第7022129标箱”横幅的集装箱被缓缓吊起,稳稳地装上“江远幸福号”集装箱船。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700万标箱。

从打下第一桩到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箱,太仓港用了15年时间;从100万标箱到400万标箱,用了9年时间;从400万标箱到700万标箱,用了5年时间。这是中国港口事业发展的“太仓港速度”。

今年1-2月,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18.60万标箱,同比增长20.27%;货物吞吐量完成4064.95万吨,同比增长15.82%,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

目前,太仓港已开辟近洋航线30条,覆盖日本、韩国、泰国、越南、俄罗斯等近洋主要港口;内贸干线51条,实现沿海主要港口全覆盖;外贸支线41条,实现与上海港之间的公交化运营;长江集并71条;内河喂给23条。

五张航线网络承载着通江达海的梦想。太仓港从籍籍无名的内河港,华丽蜕变跻身全球大港行列。

据统计,从太仓港走货的国内外贸企业超过4000家,遍布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平均每天约19500标箱从太仓港进出。年进出货物2.4亿吨、进出船舶15万艘次左右、进出集卡车超100万车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进沪太同港化 打造长三角港口一体化“示范港”

2021年6月,太仓港集装箱四期码头启用。该码头作为长江流域首个堆场自动化码头,是江苏省、苏州市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推进沪太同港进程的核心合作项目。通过承接上海港溢出的近远洋、内贸等航线箱源,完善长三角区域集装箱运输体系,提升太仓港集装箱运输水平。

当天,上海港太仓服务中心同步揭牌投运,整合沪太两港资源,打造“一个窗口对外”的客服体系,共同引导长江中上游和长三角内河港口集装箱在太仓港集并,通过沪太水上专线,定点分拨至上海港各港区,实现货物进入太仓港视同进入上海港。

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集装箱干线港,近年来,太仓港主动融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分工、加入循环,瞄准沪太同港化,加速推动长三角港口一体化发展。

2021年,沪太两港联动运输箱量超110万标箱。以太仓港为江海转运枢纽,全面对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网络体系,重庆9家长江支线班轮以及安吉内河支线驳船均在太仓港调头集并,推动江海中转箱量达到373万标箱、同比增长33%。

“太仓港通过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等开展深度合作,丰富了航线产品,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货源。同时通过太仓港服务中心平台,把上海港服务延伸到太仓港,提升了江海转运功能。”太仓正和国际集装箱码头操作部经理徐宁龙对沪太同港化、长三角港口一体化带来的便利体会颇深。

在深入推进沪太同港化的同时,太仓港对标全国最好、世界一流,持续提升运营能力,保障沪太通关一体化、通行便利化、监管高效化。集装箱货物经太仓港、洋山港进出“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时间每票平均节约20小时。

通过搭建港航一体化服务平台,口岸一体化监管模式推动实现口岸单位、查验中心、码头堆场、代理公司间信息互通、实时共享,流程时长平均压缩87.7%。

“现在,一个集装箱乘专线从太仓港到上海外高桥港,仅需6个小时,到洋山港也很快。同时企业无需再两头跑,货物什么时候能靠泊,什么时候能离境,一清二楚。” 太仓港管委会发展服务局副局长徐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促进港产城融合 高质量建设苏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核心区”

2021年12月,太仓港疏港铁路专用线首列列车从浮桥装卸作业场出发,将一批用于外贸出口的奇瑞商用车零配件,发往河南郑州圃田站。自此太仓港结束了无铁路接入的历史,迈入铁水联运时代。

“太仓港海铁联运服务的开辟,为外贸企业出口新增了一个物流通道,也为我们企业降低了综合物流成本,提高了外贸出口竞争力。”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国际物流业务负责人姬大鹏说。

充分利用疏港铁路专用线及场站的优势,太仓港紧锣密鼓推动铁路物流园建设,打通与新疆等中西部地区的物流通道,为客户设计全程物流方案、探讨开通“点到点”集装箱班列,加快多式联运进程。

在多式联运服务基础上,太仓港正加快转型升级进程,推动港口由“物流通道”向“贸易通道”转变,促进港产城融合,不断提升发展含金量。

在做大做强铁矿石、煤炭、木材、液体化工等大宗物资的交易、金融等高附加值服务的同时,太仓港依托进口水果、进口肉类、进口食用水生动物等货种,重点发展进口商品的交易分销与物流服务。大力推进枢纽的交通、科技、休闲娱乐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形成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枢纽经济增长极。

依托太仓港综合保税区等载体平台,大力发展高端装备、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冷链物流、跨境电商等产业,着力培育临港先进制造、国际分拨分销等特色产业集群。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太仓港将着力打造进口高端海产品交易市场、东南亚水果交易中心、新疆农产品交易中心、国际贸易的新增长极、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推动物流链与供应链深度融合,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现代流通体系。”太仓港口管委会主任邵建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