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和时间“赛跑” 核酸检测老兵“再出征”

核酸采样检测、科里的常规检验,一个都不能放松。晚上还要关心下女儿的学习,真是连轴转。”今天(3月3日)上午,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检验科主任芮华娟忙得不亦乐乎。作为检测“老兵”,苏州本轮疫情以来,她先后转战于吴中区核酸检测基地、气膜实验室和隔离样本检测实验室,制备试剂、加样、结果审核、业务培训、生物安全督导等,“检测端的工作,这次基本做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两周来,每天下午1点左右,一批由集中隔离点送出、密封保存的核酸样本被送到瑞华医院检验科。4名医务人员将做好三级防护进入实验室工作,并在4-6小时内出具检测结果。“这是我们检测人与新冠病毒的‘赛跑’。”芮华娟说,检测结果出来得越快,意味着社会面受影响的范围越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月14日,芮华娟接到指令,进入核酸检测基地的移动PCR实验室,负责试剂准备和结果审核。这里共设有4个实验室,全员满负荷运行时,日检核酸可达40万人份。“最近,大家买得最多的是膏药和抗过敏、抗湿疹药。”芮华娟笑着说,核酸检测也是个“体力活”。频繁使用加样枪、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一坐几小时,使得腱鞘炎、肩颈酸痛和皮肤湿疹成为舱内工作人员的“标配”。

2月19日,吴中区首个气膜实验室投用,有效缓解了区域内核酸检测压力。拥有丰富检测经验的芮华娟被抽调前往,进行生物安全和检测质量的督导。实验室内24小时不间断检测,意味着芮华娟和同事要随时进入实验室质检,确保检测结果无误。在繁忙的工作中,他们还要抽出时间,为待命人员进行生物安全、分区流程等培训:“保护气膜实验室内工作人员的安全,也是为社会面的安全做贡献。”

面对病毒,“底气”来自丰富的“实战”经验。早在2020年,芮华娟就曾荣获“吴中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但彼时她的工作重心还在采样一线。“不管是前端还是后端,苏州更快‘清零’是我们的共同目标。” 芮华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