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声,一直被认为是儿童手术的“背景音乐”。怎样才能让小朋友乖乖配合手术不哭闹、又不让在外等候的患儿父母担忧?衡水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创新理念、主动出击,在全市率先打造“无哭声手术室”,致力于儿童围术期人文关怀,不仅关注患儿的生理疾病更关注到患儿的心理呵护。
长久以来,手术前情绪焦虑是困扰医护人员及父母的重要问题之一。将近有40%~60%患儿会在术前产生严重焦虑,表现为担心、恐惧、烦躁、易激惹以及对陌生人或环境的抗拒心理。1-3岁儿童的分离焦虑几乎为百分之百。术前焦虑不仅对患儿造成内分泌紊乱,心率增快,呼吸道敏感性增高,口咽分泌物增多等不利于手术的生理变化,同时,幼儿期所受的医疗心理创伤对今后的心理发育更将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让孩子无哭声,医院麻醉科的医护人员做了无数努力和尝试,不断完善和改进围术期麻醉管理流程。例如术前给予低龄患儿易于接受的咪达唑仑口服液来减轻母婴分离的焦虑和恐惧,并对患儿用药后进行监测,待患儿入睡或充分镇静后,由医护人员将患者从“术前准备区”接进手术室。对于学龄期患儿,我们特意准备了儿童喜欢的动漫视频和公仔玩具,通过吸引着患儿的注意力,减轻了孩子焦虑,让小朋友忘记了这是在医院,忘记了恐惧和痛苦,在不知不觉中度过手术过程,大大宽慰了患儿父母的心。
小儿麻醉一向都被视为高风险麻醉,对麻醉的要求较高,需要更加精准的术中监测、麻醉深度调控及应激水平控制。应用速效镇静、镇痛药物和超短效肌松药物实施麻醉,同时与外科医生密切配合,根据手术进程,精准把握用药时机及剂量,并提供多模式术后镇痛,确保手术结束后患儿在舒适无痛中快速苏醒,极大地减轻患儿的应激反应,加速患儿术后快速康复。
儿童不能简单地当作成人的缩影版,在麻醉及护理上有其特殊性。患儿与父母分离时的恐惧以及对陌生环境的抗拒,以及本身身体的不舒适等,是引发哭闹的主要原因。衡水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在王忠义主任和王立红护士长的积极推动和倡导下倾心打造的“无哭声”手术室,将人文关怀融入医学,为此,我们为怕冷的孩子准备了暖毯,为胆小的孩子准备了玩具,为紧张的孩子准备了喜爱的动漫。我们坚信,暖心和细节能够化焦虑为平和。我们希望让医院变成温馨的乐园,让家属再现会心的微笑,让孩子身体远离痛苦,内心充满阳光!将人文理念融入到日常麻醉工作中,做有温度的医疗,为患儿家庭点亮希望,为手术患儿传递温暖。正可谓于平凡中见伟大,于细微处显忠诚。
麻醉科主任医师靳红绪坦言:“人文关怀是医院的温度,倾情奉献是医者的情怀。我们要心怀仁爱之心,常施仁爱之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有温度的麻醉医生,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有为青年”。在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守正创新、精业笃行,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正如钟南山院士所说的那样“选择医学可能是偶然的,但你一旦选择了,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它”,每一位麻醉医生都应该有这样的使命和担当。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