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克仁

沈永绥

注:沈永绥先生,江苏吴江人。会计专家。秀州中学1934届校友。上海沪江大学国际贸易系毕业。历任南京肉联厂高级会计师,南京经济财务咨询公司和金陵财务会计公司特约咨询员、南京会计师事务所驻厂会计顾问。曾参加中央商业部署名合编《冷库制冷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8年,我考入嘉兴秀州中学读书。我与克仁从初二起和他同班同学五年。克仁品学兼优,我所敬佩;相互切磋,交往甚密。我们在少年时期,喜爱自由酒脱。有一次开全校运动会,我们没有参加;乘火车去硖石寻访徐志摩墓地,凭吊诗人,背诵他的《再别康桥》诗篇:“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因此,学校后来给予记过处分。高中毕业时,去杭州参加浙江省会考,住在杭州初中校舍。考试前夕,同学们都在“抱佛脚”嘴书本,克仁和我去湖滨茶楼,品茗谈笑,懂景未来。中学毕业后,抗战开始。克仁升学浙大,我停学就业。

1944年,我在重庆。克仁自贵阳来渝谋职,风尘仆仆,投宿我处;久别重逢,畅谈中夜。时闻床沿上有“必、卜”之声,惊问何故?答:“旅途不洁,小物扰人,此古人所云扪虱而谈者也。”笑曰:“君风雅甚,幸勿贻我”。急起沐浴更衣。

1948年,克仁和邹德蓁在上海金门酒家结婚,我也在上海前去祝贺。同学中克仁结婚最迟;我们在秀中共读小说《小妇人》,书中三个主角中有叫“蜀”的,真情坦率,从事教育工作,克仁很是欣赏。我和克仁每次重逢,总是问他找到了他的“蜀”没有?邹嫂幼年在克仁祖母办的学校读书,她和克仁早年相识,也是从事教育工作的。由于邹嫂对克仁全心全意的奉献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克仁婚后家庭幸福美满,子女众多,精心抚育成才,年老退休后,读书自娱,夫妇相濡以沫,安度晚年。

自上海解放至“文革”终结,我因工作多变,与亲友失去联系。80年代初,从有圻主编的《甲戍鸿雁》级刊中得知克仁在苏州大学执教,恢复书信往来。克仁来南京时常来看我,友情老来弥笃。他热情奔放,依然当年。臧否人物,论点精辟;畅所欲言,无所顾忌。曾来信说:“还能这样推心置腹谈说自己心里话的朋友实在不多了,我敢说有些人一生一世从来没有对人说他想说的真心话的。”

克仁出身教育世家,他的一生敬业执着,永远保持书生本色。身处乱世,忧国忧民;在浙大任学生会主席时,结识许多革命人士,他同情革命,热心支持。但因肩负维护家庭责任,继承父业,潜心研究数学,未能投身革命行列。克仁光明磊落,外柔内刚,洁身自爱,不争名利。在各次政治运动中都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不做违心之事,维护教师人格尊严,好人一生平安。他的著作《数学史选讲》阐述中国在世界数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地位,深得学术界好评。他子孙兴旺发达,后继有人;他自期米寿,仅差数月,已是福寿双全。

他悄悄的走了,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