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女足夺得亚洲杯冠军,引发人们对女足姑娘的再度关注。厦门也活跃着一群女足小将,她们小小年纪无惧无畏,任凭日晒雨淋、伤病来袭,始终以坚忍不拔、永不服输的精神,纵横绿茵笑傲赛场,在一个又一个市赛、省赛,甚至全国赛中屡创佳绩。本期家访,我们走进这群女足小将的家中,倾听她们在风雨中淬炼成长为一朵朵铿锵小玫瑰的精彩故事。

  不能光靠脚下技术更要靠脑子

【关键词】高中女足

●出镜人物

唐思佳,17岁,厦门六中高三学生;妈妈伍南香,38岁,个体餐饮业者;爸爸唐顺华,41岁,个体餐饮业者;弟弟唐有琛,11岁,学生;奶奶周长香,62岁,退休;爷爷唐心明,66岁,退休。

●地址 湖里区海山路

●心愿 高考考上心仪的学校,弟弟学习进步,爸爸妈妈的餐馆生意兴隆,爷爷奶奶身体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厦门日报记者林路然(左一)采访唐思佳一家。

厦门网讯(文/厦门日报记者 林路然 图/厦门日报记者 张江毅)“在球场上冲撞拼抢,你会担心害怕吗?”“这很刺激!这就是足球的魅力呀!当然,我们也懂得保护自己,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拼抢。”一聊起热爱的足球,唐思佳就打开话匣子,不断输出想法观点,成熟得像个小大人。一家人围坐在她身边,弟弟唐有琛流露出崇拜的眼神,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饶有兴致地听着。妈妈伍南香坦承,大人们平时忙于经营餐馆,少有机会和女儿交流,见女儿如此侃侃而谈,她也颇为惊讶。

拿到过“2019年福建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暨中学生足球锦标赛(初中组)第一名”“2020年厦门市青少年校园足球中小学联赛高中女子超级联赛第一名”等多项桂冠,思佳说,踢球不能光靠脚下技术,更要靠脑子。她记得参加过的每场重大比赛,回忆起比赛瞬间,就仿佛从电脑中调取数据信息一般清晰准确。而对于上场首秀,思佳笑称,这是一段至今在网上都能搜索到的“黑历史”。

比赛中,思佳站在禁区,球飞来时,她张开双臂,球打中她的肩膀。裁判判定她“手球”,向她出示黄牌,并判罚点球。对方进球,比分从2:1变为2:2。“我情绪很低落,本想帮忙,没想到帮了倒忙。”思佳说,但队友们丝毫没有指责她,而是不断给她鼓励。她迅速找回状态,在比赛后半程,队长看到她处于空位,传球给她,她带球来到门前,果断射门,球进了!“我一下舒了口气,特别激动,有种将功抵过的感觉!”思佳边说边比划着,赛场上瞬息万变的局势历历在目,先丢球再进球,心情好似经历了过山车。

“厦门六中女足非常团结,她们有句口号是:我们不是强队,但是拼队。”妈妈伍南香说,思佳和队友们无话不说,时常带队友们来家里吃饭。每次看到这群女足小将,都会被那股拼搏向上的精气神感染到。“她小小年纪就能找到热爱的事,我们一定会全力支持。”爸爸唐顺华也欣慰地感叹。“我也要像姐姐一样踢球!”一家人聊得热火朝天,弟弟唐有琛不愿落单,忍不住插话。平时,他和姐姐一起看球赛,在姐姐的影响下,小学四年级的他也爱踢球,对梅西、C罗、内马尔等球星如数家珍。

前阵子中国女足踢亚洲杯时,思佳还在家当起了解说员,为家人们解说赛况。“中国女足太拼了,半决赛、决赛看得我心潮澎湃。”思佳说,她将把对足球的热爱投入到高考备战中,考取相关的大学专业,今后为中国女足贡献力量。

  不喜欢被当假小子却为踢球断青丝

【关键词】初中女足

●出镜人物

陈仪冉,16岁,双十中学初三学生;父亲许志杰,53岁,个体户;母亲陈海丹,46岁,个体户;妹妹许语轩,11岁。

●地址 思明区仙岳路

●心愿 顺利完成中考考上理想高中,上了高中后也可以继续踢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厦门日报记者刘少敏(右一)采访陈仪冉一家。

厦门网讯(文/厦门日报记者 刘少敏 图/厦门日报记者 张江毅)“可别说她像男孩子,会不高兴哦。”周四中午,在与女足小将陈仪冉见面前,妈妈陈海丹就先给记者打了剂“预防针”。原来,为了练球,陈仪冉剪了男式短发,也晒黑了不少,此前母女俩上街遇到母亲的熟人,她总是被认成儿子。这让被迫当上“假小子”的陈仪冉很是无奈。

开门进屋,陈仪冉笑着迎上前来:一米六几的个子,身形偏瘦,一头干练短发下五官清秀。似乎隔着门板听到了母亲陈海丹的话,陈仪冉笑着挠挠头说:“我都习惯了,哪有那么矫情。”父亲许志杰招呼大家围着阳台茶几坐下,边翻找手机相册,边介绍起陈仪冉的儿时趣事。

陈仪冉刚上幼儿园那会儿就成了“幼儿滑板车女王”,连大班的小朋友都甘拜下风。上了小学后开始展露出过人的跑步天赋,连续打破江头第三小学的多项跑步纪录。小学三年级有一次上足球课,体育老师发现陈仪冉不仅速度快、体能过人,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都十分优秀,是非常难得的足球种子,便鼓励她开始踢球。

“我一开始是反对的。”许志杰心疼地说,踢足球不仅风吹日晒训练辛苦,还很容易受伤。特别是刚开始学踢球时,身上难免被球砸出淤青来,可把他们夫妻俩心疼坏了。可陈仪冉却不以为苦反以为乐,别人放学后急着回家,她却很自觉地加上2节足球训练课。

皮肤什么时候晒黑的?头发怎么越剪越短了?小裙子何时都不见了?陈仪冉根本就想不起来,她只记得自己如愿进了湖里区队,六年级又成功通过选拔进入市队,而后作为体育特长生成功进入双十中学初中部的女子足球队,一步步过关斩将,朝着自己的足球梦进发。

进入初中后,陈仪冉多次代表校队、市队参加市赛、省赛,拿下“2019福建省少年足球锦标赛(女子组)亚军”“2021年厦门市青少年校园足球中小学联赛(初中女子超级联赛)冠军”等优异成绩。由于个人表现突出,荣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

受陈仪冉的影响,如今一家人都成了球迷。母亲陈海丹指了指电视笑着说,上个月亚洲杯中国女足夺冠,陈仪冉化身解说员,在她的讲解下,一家人看得十分过瘾。而陈仪冉自己的比赛,只要有时间,爸爸妈妈也会带上妹妹一起去观战。

“我每次看她比赛,都是去‘充电’的。”陈海丹说,或许是因为足球训练养成的好习惯,陈仪冉一直非常自律,不仅球踢得好,成绩也十分优异,这又反过来影响着身为父母的他们。自己每次看到女儿小小的身影在球场上奔跑,全力以赴应对各种攻势,就会忍不住反思,自己在工作中是否少了这份投入和拼劲。

  田径场百米“小飞人”助球队拿下全市第一

【关键词】小学女足

●出镜人物

何珠钰,12岁,厦门市康乐第二小学六年级学生;妈妈何先桃,36岁,幼儿园职工。

●地址 湖里区新丰路

●心愿 考上双十中学进入校女足,一家人平安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厦门日报记者林路然(右一)采访何珠钰及其母亲。

厦门网讯(文/厦门日报记者 林路然 图/厦门日报记者 张江毅)身着运动服,脚上穿着长筒运动袜、白色球鞋,梳起马尾辫,结束训练的何珠钰一身帅气利落的打扮回到家,妈妈何先桃接过书包,端上水果,让她先吃点点心垫垫肚子。周一到周五,珠钰下课后要参加两小时左右的足球训练,回到家已过晚上7点。马上就要参加小升初的足球特长生考试,珠钰不敢懈怠,她希望考上双十中学,继续踢球。

“站在田径场,她是个百米‘小飞人’,但她却放弃了,就想踢球。”妈妈何先桃拿出一沓奖状,其中有舞蹈比赛获奖的,也有三好学生荣誉的,最多的是田径比赛的奖状。珠钰跑得非常快,常包揽校运动会60米、100米、200米等项目第一名,甚至刚开始参加运动会时,她连训练都没参加过,接过教练递上的钉鞋直接比赛,就取得佳绩。因为这优秀的跑动能力,珠钰在三年级时被选入校女子足球队,到四年级下学期成为主力队员,是队里跑得最快的人之一。

“2021年福建省少儿足球锦标赛女子组第一名”“2021年厦门市青少年足球联赛女子乙组冠军”……这两年珠钰拿回更多的奖状和奖牌,何先桃看着高兴,也心疼。她说,珠钰的爸爸经常出差,但只要有空总会到现场和她一起为女儿加油。这些成绩的背后有多少血泪和汗水,他们都看在眼里。

“去年市级比赛前,珠钰得了腱鞘炎,却不敢说,怕教练知道了不让她上场,直到疼到走不了路,才让我悄悄带她去医院。”何先桃说,珠钰边敷药边比赛,最后和队友杀入决赛,夺得第一。后来省级比赛在暑假,珠钰在毒辣的太阳下暴晒,得了荨麻疹,决赛时突降暴雨,她又被浇得全身湿透……这些苦很多大人都难以忍受,更何况是个孩子,但珠钰硬是咬牙坚持,从未想过退缩。

采访时,珠钰拿起球,演示正在学习的带球过人动作,步法矫健,身姿轻盈。“你看,她一拿起球就和平时判若两人,满场飞,满脸笑容。看到她这么喜欢踢球,我们就全力支持,也很感激学校给予这么个平台,让孩子能更好地展现自己。”何先桃看着女儿,告诉她一个好消息,这周末她能去双十中学,和中学校队训练。珠钰一听说,开心地蹦了起来,和憧憬的学姐们一起踢球,她觉得离自己的小目标又近了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