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闲时翻书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正的互动是指你表现得坦率、真实、不经粉饰,而非时刻谨言慎行,还意味着你更可能挑起争吵。但这就是关键——与对方在一起的时候做自己,把冲突展现出来,这样你们才能对其进行处理。想获得真正的亲密关系,就需要对彼此卸下防备,表达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如何正确争吵》

坦诚相处有许多好处,但在我看来,不以和谐为原则的坦诚,对于保持两者的关系并没有好处。

这并不代表两个人不能争吵,但恰如引文所言,这种彼此坦诚需要一些默契,必须以双方共同的认同为基础,才有可能在一次又一次的针锋相对之后复原如初,甚至更加融洽。

即便是在亲密的关系中,真实的意见冲突也有些像辩论的形式。就辩论而言,辩题本身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正反方的立论的区别在看问题的角度。然而家庭之中的争吵,即便完全坦诚,可以做到抛开成见,握手言和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生活而言,选择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沟通方式,日次才可能过得长远。在我看来,这种一致性是彼此对异见的包容,没有一点“君子之风”,家庭关系恐怕会淹没争吵声中。

不妨让我们进一步来探讨良性的亲密关系。毋庸置疑,成员保持各自的独立性也是家庭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则,但完全独立的最佳范例难道不是一个人过生活?何干家庭呢?一个人最是自由,免去了照顾别人情绪的义务。

可见家庭自有家庭的一套法则,没有妥协和宽容作为黏合剂,家庭成员之间的结构必然过于松散,从而失去了某种同舟共济的情感纽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回过头说,家庭同样应该成为一个人卸下所有防备的地方,妥协和宽容并非是刻意伪装,任何的付出,如果没有相应的回报作为馈赠,都将是难以为继的。由此可见,所谓的退让必定是双方都尊重的规则,区别在于在这事上你让一点,在那事上我让一些。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所见到的和谐关系总是如此和谐,而破裂的关系似乎也在所难免的原因。亲密关系中的良好互动从来都不是单方面努力就可以做好的。

家庭,或者说是亲密的关系总归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只是要不要将这种互动变成一场理论和道德的辩论,这是值得商榷的,有些事情靠感情推动,而不是谁对谁错的穷根究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而言,一切都看两个人能否找到一种合适的方式,让彼此都愿意为这种关系甘心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