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清江浦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坚持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水业务工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该局相继获评2016—2018年度“省文明单位”、2018—2020年度“市文明单位”、2019—2021年度“省文明单位”。

落实党建责任

夯实文明建设根基

一是建立制度强化保障。每年制订年度党建工作计划,召开基层党建工作部署会议,局主要领导与各单位负责人签订责任状。召开党风廉政专题教育会议,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观看党风廉政警示教育纪录片,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氛围。二是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制定《区农水系统“农水先锋党支部”“农水先锋党员”宣传展示活动方案》,持续开展“农水先锋”评选活动,召开“先锋事迹报告会”,通过表彰先进,引导全体人员对标先进找差距,学习榜样争当先进。三是打造党员教育基地。以实物、实景、实例、实事为载体,通过打造“一廊一厅八室”300多平方米的区农水局党史展览馆,使精神文明教育工作更加务实,达到教育干部群众、凝聚精神力量、丰富业余生活的目的。

强化思想教育

激发文明建设活力

一是借用外力拓宽学习渠道。邀请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周导杰副教授讲授淮安党史,邀请区委党校徐经炜作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区党代会精神专题宣讲,联合清江浦区诗词楹联协会、清浦街道南港社区共同举办“永远跟党走”诗词吟诵会,引导全区农水系统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不断强化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二是激发内力强化学习效果。组织党员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和淮安市博物馆,在大量历史图片和文物史料中追寻红色记忆,感受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英雄精神,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工作激情,为谱写清江浦区乡村振兴新篇章凝聚团结奋进力量。三是凝聚合力彰显学习成效。深入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科教科、农技中心、执法大队、节水办等单位组织开展“全区农业工作者技术培训”“入户技术指导”“普法进乡村”“节水宣传进校园”等活动,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同志愿工作相结合,每周开展进社区志愿活动,引导干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推进项目建设

美化农村人居环境

一是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工程获得10亿元政府专项债券,在主干道环境、农村生态河道、农村生活污水、人居环境示范点四方面改善人居环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二是积极建设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工程,入选2021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名单,全省唯一,获得水利部0.8亿元奖补资金。总投资1.5亿元,完成一期12条河道的土方清淤疏浚工作以及岸坡整治,有效保障了良好的水环境。三是实施和平北站拆建工程,总投资约3000万元,排涝控制面积24.85平方公里,同时兼顾3万亩耕地灌溉任务,既保障了项目区的防洪安全,又达到了农民增收的目的。

清江浦区农水局将继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更加有力地推动文明建设工作与农水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奋力推进文明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加快清江浦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