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揭西县灰寨镇镇区,一个具有水墨风格的潮风客韵小镇呈现眼前,只见一间间灰白色外墙、深灰色小披檐的民房,在绿树映衬下,显得朴实而静谧。

灰寨镇地处揭西县中部,是一个潮客交融的乡镇,也是著名的侨乡。这里交通便利,有甬莞高速灰寨出入口,国道235线、省道237线纵横交织。去年以来,灰寨镇坚持规划先行,全面提升圩镇面貌,补齐圩镇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高质量推进美丽圩镇创建工作。

以镇名之“灰”为主题,建设岭南特色风貌示范带记者驱车从甬莞高速灰寨出口下高速,“潮客交融,和美揭西”八个字便映入眼帘,左转进入省道237线,只见沿线临街民房均为灰白色调,整洁又美观。在向阳村路段,灰寨镇标识“青榄甘饴,翰墨飘香”矗立在道路花圃处,与几米远的向阳村红色美丽圩镇小公园遥相呼应,景致自然和谐。

“示范带自甬莞高速灰寨出入口起,贯穿9个行政村,全长12公里。”灰寨镇委副书记张友虎介绍,灰寨镇因建筑得名,以前的古民居多为石灰三合土建造,所以当时百姓称为“灰寨”。如今,整个示范带以镇名的“灰”为主题,还原历史建筑“灰色”,因地制宜统筹村庄规划,对沿街建筑外立面进行穿衣戴帽,建设具有岭南特色的农村建筑风貌提升示范带。

据介绍,示范带建设累计投入1.28亿元,建设内容包括管控农房风貌、打造村庄特色、优化乡村环境、发展特色产业、健全基层治理、建设乡风文明等6方面。同时,灰寨镇对示范带沿线景观进行梳理,充分展示农田风光、美丽庭院和四小园景观;对高速公路可视范围的农房采用微改造形式,进行穿衣戴帽;对村庄内部按照有主次、抓重点的形式逐步提升,以点串线,打造村庄内部精品旅游线路,展示不同特色的美丽乡村。

“甬莞高速灰寨出入口设置的是示范带的主入口标识,‘潮客交融,和美揭西’采用传统的客家和潮汕山墙样式进行布置,如今已成为一个网红打卡点了。”张友虎笑着说。

加快补齐短板,谋划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创建美丽圩镇,必须规划先行。在驻镇工作队协助下,灰寨镇聘请广东省设计院专家团队,结合灰寨现状,聚焦圩镇公共服务、信息化服务、农贸产业服务、教育服务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为美丽圩镇创建提供纲要指南。

“由于前期‘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推行顺利,我们在打造示范带过程中采取‘做通一户,施工一间’工作方法,确保了项目顺利完成。”张友虎告诉记者,灰寨镇美丽圩镇建设核心区范围包括老宫林村、新宫林村、新图村、灰圩社区等,面积约6.47平方千米。随着圩镇外立面、道路、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党建公园、停车场、雨污分流等一批批民生项目的建设,灰寨镇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圩镇的功能布局进一步得到完善,更好促进农业就近就地产业化、农村居民就近就地城镇化、公共服务就近就地均等化。

对于下一步的工作规划,灰寨镇表示,将持续抓好党建工作,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切的问题,依托橄榄、玉米、柑橘、油柑等特色产业,谋划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确保美丽圩镇的可持续发展。

记者手记

为细致的“调色”态度点赞

灰寨镇以镇名的“灰”为主题,还原历史建筑“灰色”,对镇区沿街建筑进行穿衣戴帽,建设具有岭南特色的风貌提升示范带。这背后,调好这“灰”色还有一段故事。

3层楼高的灰龙村党群服务中心外立墙,就是此次建设过程的“调色板”。灰龙村党总支书、村委会主任李晓文的手机相册里,记录下了历时4个月的调色过程,他说:“究竟调了几次,大家都记不清了。小披檐、雀替的倾斜度也是经过无数次实践才确定的。外墙喷涂需要经过多层工艺,保质期可达10年呢!”

一项穿衣戴帽工程前期工作就做得如此细致,值得点赞!

创建美丽圩镇,不只是旧貌换新颜,更是彰显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生活的途径。这种因地制宜调好色、打造示范带的做法,这种高度负责的调色态度值得大力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