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好的制度需要良好的执行才能转化为治理能力。因此,要提高制度的执行力,把制度转化为人们普遍遵守的行动规范、行动要求和程序范式。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提高制度执行力,需要加强法制教育,加强制度意识,加强监督,提高内在自觉性。

加强法制教育。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在思想上重视法制培训,不断加强法制培训教育,巩固法制学习的制度,避免因为不懂法而犯法的情况发生。党校、干部培训学院等机构要加强对党员干部法律知识的培养,使其切实对国家重要的法律、对与领导工作息息相关的法律、对与自己工作岗位相关的法律熟知于心,在实际工作中把法律作为行动的底线,做到心中敬畏制度、敬畏规章、敬畏法律。

加强制度意识。新时代,党员干部要主动学习制度、熟悉制度,行动上严格遵守制度。如果不学习熟悉制度,不辨析吃透制度,行动上严格遵守制度也就无从谈起。“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党员干部要作模范遵守制度的先行者,要带头尊崇、敬畏、熟悉、执行制度,捍卫制度权威,培养制度意识,用制度指导行动、约束行动,为人民群众遵守制度起示范作用。还需要加强责任意识,有责任意识就能在努力做好工作的同时把制度坚决贯彻落实到位。

加强监督,严肃追究违反制度者的行为。“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不能让好的制度变成摆设,成为“稻草人”、“纸老虎”,损害制度的公信力。制度不执行就会形同虚设,就会损害制度权威,就会形成“破窗效应”。因此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要强化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严肃追究违反制度者的行为。“对违反制度规定踩‘红线’、闯‘雷区’的,要零容忍,发现一起就坚决查处一起。”通过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实现压力的传导,坚定落实制度的执行。党员干部要维护制度权威,按照制度履行责任,严格制度执行标准,按照制度行使权力,切实做好按照制度办事。

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不仅仅依靠外在的监督约束,还要提高党员干部执行制度的内在自觉性。提高内在自觉性,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要筑牢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坚定其精神追求。通过思想教育提高党员干部执行制度的自律意识和自觉意识,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激励作用,通过理论学习、制度文化学习等提高共产党人的道德修养,不断增强执行制度的思想动力。同时还要加强制度的宣传,让党员干部知晓制定制度的重要意义、核心要义、具体措施,为遵守和使用这些制度奠定基础。(钱孟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