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国际著名期刊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考古和人类学科学》)刊发了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冶金考古团队邹桂森博士、黄全胜教授领衔的科研成果:From Bowl Furnaces to Small Shaft Furnaces: New Evidence from Ancient Bloomery Iron Smelting Site at Liuzhuoling in Guangxi, Southern China, ca. 400 AD to 700 AD(《从碗式炉到小竖炉:广西六浊岭冶铁遗址的新证据》)。该成果对岭南地区唯一一处经过考古发掘并报道的古代冶铁遗址——广西平南六浊岭古代冶铁遗址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揭示了岭南古代冶金技术发展水平。

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是SSCI一区期刊,是研究考古学与人类学科学的重要刊物。本论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为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邹桂森博士,黄全胜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本研究由广西民族大学科研基金、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青年学者创新团队、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广西平南六浊岭遗址是研究广西乃至岭南地区早期冶炼技术的重要节点,对研究广西乃至岭南地区的冶铁史与冶铁技术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本研究对2014年广西平南六浊岭遗址所发掘出的土木的炭样进行了碳十四测年,并对炉渣、铁产品等冶金遗物做了成分及金相分析。碳十四测年结果指向该遗址年代为公元4世纪至7世纪,结合陶器类型学分析,表明其主要冶炼活动为六朝时期。对出土炉渣及铁产品的科学分析表明,该遗址为一处块炼铁遗址。且该遗址同时存在A型与B型两类小竖炉。在贵港地区发掘的大量碗式炉从遗址年代与炉型特征等方面分析,炉型上该地区古代冶铁炉型由碗式炉逐步发展为竖式炉,炉型的变化引起炉内还原气氛的变化,从而提高了铁矿石的还原程度。结合团队前期研究,及炉渣成分分析结果可知,矿石冶炼的还原率由碗式炉向A型小竖炉再到B型小竖炉不断提高。

平南六浊岭遗址发掘探方图片

广西平南冶铁遗址炉型

发表在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上的论文

广西民族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成立于2003年,前身为铜鼓研究实验室。自1986年广西民族大学成立科技史研究室以来,冶金考古便是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本实验室自20世纪80年代起,便在全国率先开展铅同位素考古研究、铜鼓科学研究,并取得显著成就。实验室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和广西社科基金等10余项基金。在南方古代铜器、古代铜鼓检测分析研究、中国南方古代冶炼遗址研究、广西古陶瓷研究及古生物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通过持续建设,目前广西民族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已成为广西最大的科技考古实验室,在2020年审批成为校级重点研究基地,为出土遗物的科学分析、文化遗产保护及“一带一路”建设作出重要贡献。自2006年起,广西民族大学黄全胜教授、邹桂森团队便对南方地区数百处古代冶铁遗址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在此研究基础上,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2项,发表论文数十篇,在广西乃至岭南的冶金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来源: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

文字:江晶、邹桂森

排版:杨皓淇

编辑:陆艺潇

审核:荣子卿

监制:王文娟

指导:陈铭彬

今天距离70周年校庆还有7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