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娇艳欲滴的大樱桃挂满枝头,一朵朵鲜嫩的羊肚菌破土而出,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圣女果结在藤上……这些致富的“扶贫果”变成了“乡村振兴果”。

  采挖、搬运、分拣、包装、销售……连日来村民忙个不停。春节期间,这些产业大棚的紧俏水果、蔬菜走出山村,有的摆上了大城市超市的货架,有的坐上电商快车直达百姓家中。

  户部乡的冬暖式樱桃大棚、于里镇的羊肚菌大棚、洪凝街道新兴农业生态园……脱贫攻坚以来,五莲县360余座产业大棚拔地而起,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无人问津的荒山薄岭地,一幕幕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画面在眼前浮现……

从最初采取超常规举措精准扶贫到现在建立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到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新高地,五莲县拿出遇水搭桥、逢山开路的魄力,以实干精神走出一条山区特色的生态产业绿色发展之路。

  昔日“不毛之地”莲西区域,现已披上郁郁葱葱的绿被。众所周知,莲西区域大部分被坚硬的横板岩所覆盖,“降水水不存,种粮粮不丰”的恶劣条件导致过去这里的贫困人口较多,五莲县采取“破石碎岩、客土回填、植绿成片”的方法,硬是在裸岩上造出一座座“绿山”。

  于里镇把立地条件最差、生态环境最恶劣、最难绿化的将军岭这块“硬骨头”啃下来,山上种桃,树下栽植食用百合、彩色花生等经济作物,持续对其进行绿化、果化,最终成为了莲西“小花果山”。

为延长产业链条,当时于里镇招引建成了全市第一家黄桃罐头加工企业胜源果业有限公司,同时,举办桃花节,将景点、采摘点串起来形成一条产业带,发展乡村游,真正将一座荒山变成了金山。

  像这种生态产业项目在五莲遍地开花,五莲探索出了成熟的“产业+就业”帮困模式。五莲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徐军光说:“脱贫攻坚过渡期间,我们继续把产业项目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实施产业项目,以此巩固脱贫成效、衔接乡村振兴,让贫困人口继续享受‘租金’‘薪金’,确保不返贫。”

  本身具有先天生态优势的松柏镇,则发展富有乡村文化特色的高端民宿,突出田园特色,在这里可以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为脱贫致富注入了“活水”。

  为让“生态饭碗”端得更稳,“旅游饭”吃得更香, 五莲县投资建设了农村幸福公路,修建“齐鲁风情5号路”。同时,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蔬则蔬,打好林果牌、念好山水经、唱好旅游戏。目前,五莲县累计投入各级财政衔接资金2.6亿元,实施厂房类、设施大棚类等高效生态项目163个。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如何解决村里的老弱病残、失能半失能“老困孤”群体的日常生活?五莲县洪凝街道红泥崖村作为互助养老发源地,给出了创新性的答案。

  五莲县为推广这种做法,先后出台专门意见,制定工作规范,通过设立扶贫公益岗位,让贫困人员担任养老护理员。老人们实现了养老不离家,服务送上门,护理员实现了脱贫不离家,岗位在家乡,既解“贫”,又解“困”。

“互助养老模式”让农村老人老有所养,又激发农村群众内生动力,这种多赢模式得到大力推广,红泥崖村党支部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聚焦“老有所养”,五莲的养老助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创新实施农村“幸福食堂”工程,大力建设农村幸福院,开办“幸福食堂”440处,让高龄、留守老年人每天都能吃上“热乎饭”。

  昔日,五莲县的扶贫人以脚步丈量扶贫路,用汗水浇灌扶贫花,如今,五莲正全面开启富强、秀美、精致、活力的现代化锦绣新征程,全县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县为抓手,进一步走好产业振兴路,让农村更富裕,农民更幸福,乡村更美丽。

(全媒体记者 孟凡星 通讯员 钱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