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一则关于“杭州报刊亭正在逐渐关停”的消息受到了全网关注。

事实上,拆除报刊亭在国内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南京也曾出现过大规模拆除报刊亭的情况。

曾经,报刊亭是南京城的风景

2000年之前,南京市民买报大多还是在流动的书报摊上,那个时候,一块木板就是一个报摊。

2000年,南京中山北路上出现了第一批报摊亭。这一批20个报刊亭的出现让人耳目一新,成为南京城的一件大新闻。

当时报刊亭选址要求是避开十字路口、离开红绿灯50米以上,不能占用盲道等。还要考虑接电、使用公共电话等需要。

2001年、2002年都新增了200个报刊亭,这几百个报刊亭都隶属于南京邮政下设的南京钟山书报刊有限责任公司。

2003年,“建设报刊亭”被列为当年南京的精神文明建设“十件实事”。

2003年前后,南京街头的报刊亭,巅峰时期达到近1000个,那是纸媒的黄金年代

干净整洁的马路旁,《读者》《知音》《ELLE》,一本本漂亮的杂志封面装饰着小亭门脸,《北京晚报》《法制晚报》《北京青年报》,横台上是一摞摞的报纸。

曾经遍布街头巷尾的报刊亭,是不少人最熟悉的地方之一。每天早起,到报刊亭买一份报纸,尽览天下事,更是许多南京人美好的记忆。

从前,报纸一到都要排队,现在可看不见这样的景象了。

如今,报刊亭在南京逐渐消失

最近这几年,不少细心的朋友都发现,报刊亭统一更名为便民服务亭了。

网络和手机的兴起,信息爆炸,所有的东西都讲究时效性,一个小小的手机就装下了全世界,时代在进步,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文化消费方式都在不断改变,报纸杂志已经被取代。

时至今日,纸媒曾经的辉煌已不再。报刊亭更改为便民服务亭,也顺应了这一趋势。

南京曾经熟悉的报刊亭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比起卖报纸,便民服务才是现在它的首要任务。

“请问儿童医院怎么走啊?”

“一直往前走,五分钟就到了。”

每天路过报刊亭的人,十有八九都是问路的。

“玉米、豆奶、茶叶蛋、烤肠、咖啡、糯米鸡、面包……南京欢迎大家光临。”

报刊亭默默承担了早餐店的功能。

“大家注意啦,我这里有南京特产雨花石,小的10块钱一个,免费刻字,几分钟就刻好,小小石头给你带来好运,时来运转,时来运转啊,另外我这里还有地图、总统府的老怀表、纪念章……有需要的带一个。”

报刊亭就像一个小市场,各种小商品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

一间不足3平米的小小报刊亭,仿佛就像哆啦A梦的口袋,应有尽有。

“南京的报刊亭,不卖大肉包就活不下去。”

“南京的报刊亭,除了不卖报刊什么都卖。”

看似玩笑的话,却已成为现实。

报刊亭经营者,他们去哪了

在南京市大街上,报刊亭越来越少,“纸媒已死”,电子媒体取代传统媒体,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了。

大家都很好奇,报刊亭经营者,他们去哪了?

那些报刊亭的老南京们,有的开了自己的小店,有的已经在家养老,有的找了一份很普通的工作,成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作者。

不过,依然还有坚守报刊亭的老南京,他们还在守着这一营生。

现在报刊亭的经营者,有的是兼职的大学生、有的是带孩子的母亲、有的是年迈的老人……

他们,也许是钟爱报刊;也许,是为了维持生计;也许,是为了消磨时光……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接受这个城市的改变。

网络时代,这个城市慢慢失去的温度。 报刊亭曾经作为南京城的眼睛,现在它逐渐“失明”。

今天我们眼里的报刊亭,落寞得像座城市背景墙,丝毫感觉不到可以挣扎的余力,它们面对时代发展的快速徒呼负负……

关于报刊亭,或许是大家共同的记忆

《航空知识》、《坦克装甲车辆》曾每期必买,现如今各大城市均难觅报刊亭的踪迹。

——大嘉宝宝

某本杂志里还有我一篇文章,当时稿酬是汇款,40元那时可是一笔大财富。

——猫妖

直到我高中这种报刊亭都还是比较繁荣的,学校门口的总是少不了我的贡献。

——小南瓜没在听

报刊亭的回忆有太多,《读者》、《意林》、《体坛周报》、《篮球先锋报》……

——拉萨

中学时代,学校门口有一家报刊亭,每期的《读者》是必买的刊物之一。

——莫

那个散发着浓浓的油墨味道的报刊亭一天只能卖出两三份报纸是眼下的现状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报刊亭,曾是南京城市文明的一个窗口、书香社会的一个符号。

它像点缀在南京城的文化纽扣,承载着一代代人的记忆。

小小一座报刊亭,又容纳了多少尘世故事?

撰文、摄影 ‖ 梅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