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政协常委、广西民族大学校长谢尚果,全国政协委员、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黄晓娟正在参加2022年全国政协会议,经过深入调研和充分准备,针对社会发展和热点问题,提出了这些提案。

实施农科生免费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石。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力实施“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入乡村”“大学生村官”“农村特岗教师”“科技特派员工程”等,引导优秀人才扎根农村基层创新创业,但是农村“人才荒”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目前我国农学类高校培养的农科人才数量明显偏少,且每年超过四成大学毕业生不从事涉农工作,其中到基层就业的人数不足10%。

为此,谢尚果建议实施农科生免费教育,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借鉴“公费师范生”和“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及一些省已经实施的“公费农科生”等人才培养项目和成功做法,尽快出台、实施农科生免费培养教育政策,确定培养计划、培养规模,明确任务目标、招生对象、服务方式,实行服务期制度。突出考虑来自农村、熟悉农村的考生,能够回归乡土、扎根基层,成为留得住的后备人才。

谢尚果提出,要强化农科生免费教育专业特色,实行定向招生并纳入提前批录取,实行定向就业。各省市自治区农科高校根据各地农业农村实际,制定有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育、农业、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协作,合力加大农科生免费培养力度。国家、各省市自治区制定出台中长期农科生培养规划,通过10年及以上努力力争培养出一大批基本满足乡村振兴需要的各类农技人才。

全国政协常委、广西民族大学校长谢尚果

深入推进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谢尚果认为,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政治使命和培养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大职责,必须充分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鲜明主线贯穿办学治校、铸魂育人全过程,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教育体系,营造促进各族师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校园文化氛围,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入学生心灵深处。

“搭建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载体保障。”谢尚果建议,积极推进民汉合校,开展混班教学、混班住宿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多层次多领域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联谊活动,促进各族学生共学共进。深入推进各族学生“手拉手心连心”“民族团结一家亲”研学实践等活动。

谢尚果还提出,要进一步优化学生培养方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纳入党课、团课培训内容,加大校园文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社会实践、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中,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进头脑”,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尽快出台延迟教师退休年龄政策

人社部最新统计显示,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共有在职教师1700多万,其中中小学在编在岗教师900多万;教育部通报,中国现有乡村教师290余万,40岁以下占58.3%,近几年内将有近200万老教师退休。我国教师缺口大,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尤其农村学校)缺口更大,今后几年乡村教师退休将迎来高峰期,而招聘教师相对困难,不少招聘教师人数明显大于报考人数,乡村教师缺额将越来越大。为补足各个阶段教师缺额,保证教育质量,全国政协常委谢尚果建议,尽快出台教师尤其是乡村中小学教师延长退休政策,鼓励力所能及的老教师返岗从教。

谢尚果认为,可充分发挥老教师作用,教师退休年龄可先延长5年,即女教师延长到60岁退休,男教师延长到65岁退休,根据个人愿意提出申请,单位同意,结合身体健康因素,区别对待,分步实施。

拐卖妇女儿童危害大“买方”量刑也应提高

近段时间,拐卖妇女、儿童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拐卖和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的行为触犯刑法,但屡禁不止。据了解,我国现行的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法定刑,是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颁布实施的,其量刑标准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谢尚果表示,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社会危害性极大,影响恶劣。相对这样的危害而言,三年以下的法定刑显得太轻。1997年刑法颁布时,我国处于经济发展初期,对财产犯罪配置的法定刑较高,对人身权益的保护力度略显不足。如今形势已经发生变化,刑法应更加注重保护社会个体的人身权利。与其他国家相比而言,德国、日本等国对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都设置了较高的法定刑。有观点认为“无买则无卖”,社会上对提高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刑期,呼声也较高。

他建议,在现行刑法增设一个量刑幅度: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但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法定刑应低于拐卖妇女、儿童罪。

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制度性建设,例如把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案件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与领导提拔任用、公务员绩效工资等指标挂钩,怠于履职造成严重后果的,应承担相应责任。

全国政协委员、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黄晓娟

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人才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方式,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的人格发展。伴随着信息渠道的增加和学习压力的增大,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目前,小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超过20%,中学生超过25%。

黄晓娟表示,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当今家庭、学校和社会一个亟待关注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校专职的心理教师师资及软硬件建设情况都不容乐观。学校专任教师很缺乏,很多学校只有简单的心理咨询室,但利用率极低。

为此,黄晓娟建议,地方财政在拨给学校的义务教育年度经费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中小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活动课列入课表,并督促执行,逐步覆盖到农村学校。在对学校的考核中应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考核力度,引进专业的心理学教师,同时,加强对在岗教师的培训。

开展农村心理帮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人民政协报》教育周刊刊登的一篇调研报告《让困境儿童真正走出困境》,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林丹华教授及团队,他们在近一年的时间里,近距离观察了882名农村儿童,对农村心理帮扶工作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详细的调研和分析,提出了专业建议。

黄晓娟认为这个调研报告很有价值,报告中所提及的农村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挑战及对策建议都有很高的专业性,于是联系上报告作者林丹华教授,形成“智库合伙人”,就此提交了个人联名提案《关于开展农村心理帮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黄晓娟建议,可依托村(社区)综治中心、社会工作室、留守儿童之家、农村学校心理辅导室等,将心理服务平台建在老百姓的家门口。实施‘百千万’培训计划等专项行动(即百个农村心理健康服务的督导,千名心理健康服务‘种子’人才,万名能开展基本心理健康服务的人才),推进农村基层心理帮扶队伍的专业化培训,为当地培养能开展心理帮扶和心理健康素质提升的‘永不撤退’的心理服务队伍。”

来源:图文综合整理自学习强国、人民政协网、广西日报、中国小康网、视听甘肃等

排版:卢非彤

编辑:陆艺潇、杨皓淇

审核:荣子卿

监制:王文娟

指导:陈铭彬

今天距离70周年校庆还有6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