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海黄公插图

一、

“有东海人黄公,少时为术,能制蛇御虎。佩赤金刀,以绛缯束发,立兴云雾,坐成山河。及衰老,气力羸惫,饮酒过度,不能复行其术。秦末有白虎见于东海,黄公乃以赤刀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三辅人遂以为戏,汉帝亦取以为角抵戏焉。”

——东晋葛洪《西京杂记

这个故事出自中国第一个戏曲剧目—《东海黄公》。所谓的剧目就是按照剧本来演出,有特定的故事情节了。汉朝以前的歌舞演出,都是没有情节设定的,由歌舞艺人随兴所至。“东海黄公”的剧目上演,冲突矛盾都按照事先规划好来排演,为戏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代有个东海人,名字叫黄公,他从小就练习杂技幻术,功夫非常了得,还能够上山抓蛇驯虎。他的腰间常佩一把削铁如泥的金刀,看上去非常威猛。黄公天天用红绸高束着头发,精神极了,而只要他一开始做法术,立马风雨大作,天象变幻,云雾生腾,山河澎湃,很气派。

后来,黄公年老力衰,已经没那么大的本事了,加上他平日饮酒过度,疏于练习,很多的法术都已经随着时光的流逝作废了,当年的威猛不复存在。

秦朝末年,一只大白虎在东海为非作歹,祸害百姓。黄公打算为民除害,就拿着佩刀前去收服老虎。可想而知,法术退化的他不仅没有除掉一害,反而被老虎取了性命。

关中的百姓根据这个故事编排成曲目,后流传到宫里,作为角抵戏的一个节目。角抵戏俗称百戏,是秦汉时期盛行的戏种,以角抵(兽角)为表演基础,有一定的故事情节以及武打表演。

二、

在中国古代的图腾说里,白虎是四灵之一,是战神、杀戮之神,具有天生神力,所以,古人对它是有几分敬畏感的。而既然把它当做方位四灵,这敬畏里也带了几分亲近。

有这一层底色在,黄公打虎的故事就多了一些意味。表面上看,黄公是因没有看清自己的实力才丧命的,实则暗喻,连黄公那样有法术的人都没有斗过虎,何况区区凡人呢。从某种程度来说,这种悲观主义构成了古典文学的浪漫。

此则故事里的黄公,虽然悲剧,但还是谱写了一曲英雄末路的挽歌。喜剧的是,在枉死虎下的悲剧黄公之后,后人又根据《东海黄公》改编出另一个跳梁小丑黄公。

三、

安期生得道于之罘山。持赤刃以役虎,左右指使进退如役小儿。东海黄公见而慕之。谓其神灵之在刀焉,窃而佩之。行遇虎于路,出刀以格之。弗胜,为虎所食。

--《郁例子》

在之罘山,有个人得道成仙,名字叫安期生。他本领很大,能够单凭一把红色小刀指挥老虎。他用刀指挥老虎前进后退,就好像使唤小孩子一样。

东海黄公看到安期生驯虎很羡慕,他以为这种神妙本领的关键就在那把红色刀上,于是就偷来佩在身上。不久,黄公在路上碰到老虎,自以为是地拿出刀来与虎搏斗,结果那把看似很灵的刀却一点儿也不听使唤。斗不过老虎的黄公被吃得渣渣也不剩。

在《黄公嫁女》里,黄公是个腐朽之辈。他平日里讲究孔孟之道,认为凡事要谦虚,可是他的谦虚却表达得很奇怪。两个正当年华、花容月貌的女儿待字闺中,他却对外宣称自己的女儿是天地间难得一遇的丑女,害得她们始终找不到婆家,真是有苦难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