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继关键阶段开展的“敲门行动”“扫地行动”以及发放的核酸检测彩色标签后,在当前风险区域逐步减少,社会面病例持续动态清零,隔离点和封控区确诊病例保持低位,全市疫情风险得到有效管控时,再次深入开展“无疫小区”创建工作。

深入开展“无疫小区”创建工作

据3月10日10时召开的2022年呼和浩特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二十二场)发布,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当前,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深入开展“无疫小区”创建工作,要分级分区防控,要扎实推进疫情常态化防控。

“无疫小区”的创建程序是这样

据发布,“无疫小区”的创建程序是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达到创建标准的封闭管理小区,由社区(村)向街道申报,街道组织实地查验后,报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社区防控组审核。

以玉泉区为例咱一起看

发布会上,作为代表的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敖登介绍了目前玉泉区的工作情况。敖登介绍,玉泉区共有居民小区、平房区域505个,在严格落实出入人员“三个检查”、“四个一律”管控政策,实行扁平化管理要求的基础上,按照“有疫情小区”和“无疫情小区”两类,分别明确具体要求和行动重点。对24个“有疫情小区”,重点是强化管控、遏制新发、早日清零,达到封闭管控“紧”、居家隔离“严”、上门服务“好”、环境消杀“净”、资料台账“全”五个方面要求;对其余的“无疫情小区”,重点是高标准做好防范预警、高水平巩固好零疫情防控成果,达到居民防控意识“强”、特殊人群照顾“周”、卡点应急处置“快”、核查底数“清”、管控措施“优”五个方面要求。

自2月15日以来,市、区两级48名包联领导,带领9800名党员干部、志愿者和1138名网格员,第一时间深入到玉泉区的63个社区、50个村庄的卡点上,彻底推进“敲门行动”“扫地行动”,全面做好“外防输出、内防扩散”,坚决服务全市“一盘棋”的防控部署。

五级防控响应机制一起建

强化组织架构,科学整合零散楼栋、散居平房区出入通道并设置卡口,玉泉区将1000余名单位干部、政法干警、民兵等工作人员下派到包联小区,实现防疫管控网点全覆盖,构建了区、镇街、社区(村)、小区、网格五级防控响应机制及责任体系,进一步压实工作职责。

小区卡点“七个一”一起来

强化制度建设,在小区门口支起帐篷、飘起党旗、响起喇叭,实现每个小区卡点具备“七个一”(即一个小区、一个卡点、一面党旗、一个党支部、一幅单元住户图、一张值班表、一张居民出入登记表),同时完善“四本台账”,建立巡察、消杀工作日志,实行挂图作战。

“大数据+网格化+服务队”一起上

强化日常管控,针对玉泉区流动人员总量大、人员结构比较复杂的问题,采取“大数据+网格化+服务队”的方式进行精准管控,对管控区由区指挥部统一制作了下楼通行证,从严管控居民出户频次。

网格员热心人微信群各个给力

强化宣传发动,发挥网格员、热心居民作用,通过建立“网格服务”、“楼栋大姐”等微信群,将小区管控最新要求第一时间宣传到位,充分发动居民参与到群防群治工作中,实现人人支持防疫工作、人人自觉遵守管控要求的局面。

最后,敖登说:“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自治区和我市总体安排,在市级包联领导帮助下,不断推进无疫小区、无疫社区、无疫街道覆盖面,牢牢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呼和浩特新闻网记者 高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