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无锡市正式进入太湖安全度夏期,无锡水务太湖安全度夏工作随之启动。从水务集团了解到,今年,太湖水源地计划进一步加强蓝藻打捞能力,并通过云视频实时监控蓝藻打捞现场,运用多种智能手段保障水质安全。近日,水务运营服务信息中心也全新升级上线,通过智慧化运作助力“放心水”保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武器”推流器

  “定”“动”结合 打捞蓝藻更智慧

南泉水源厂附近的取水口,湖水碧波荡漾,一条廊桥笔直通向湖中的取水平台,廊桥两侧有4条蓝色的取水管路,将湖水输向20公里外的中桥水厂和雪浪水厂。在水源地湖岸不远处的水面上,8台新设备发出“呼呼”的响声。无锡水务生产质量处处长于广其介绍,这个“新武器”名叫推流器,具有引导和增氧功能,由于蓝藻容易在岸边集聚,一旦湖面出现蓝藻,推流器会将蓝藻引导至打捞平台进行集中处理,避免了蓝藻在岸边大量聚集。目前,无锡水务通过“固定点打捞+机动打捞”规避蓝藻的侵袭,接下来还将启用云视频监控、无人机巡视等智慧化手段,保障水源地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式打捞船正在巡逻

作为供水的第一道关口,水源的水质至关重要。无锡水务集团将水源监测的“关口”前移,提高对水源水及外围水监测频次。每日对直湖港、武进港、雅浦港、望虞河等入湖口水质进行监测,每周2次对南泉取水口外围水源水质进行监测。同时,与无锡市太湖办、无锡市蓝藻办保持联防联控,一旦发现水源地周边水域有异常水体,立即扩大巡视范围、加密监测频次。记者在湖中的太湖水源地实时监测平台上看到,溶解氧、浑浊度、pH值、叶绿素、氨氮和耗氧量等指标在线实时检测,高频次、全方位把控水质状况,一旦原水出现异常,可以及时预警处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人员在水务智慧运营管理平台的显示大屏前监控实时数据

  深度处理全覆盖 畅通优质水的“最后一公里”

合格水的诞生离不开先进的制水工艺。无锡的自来水制水工艺及监测预警水平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包含预处理、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以及在应急情况下投入的应急处理工艺,齐全完备、环环紧扣,使得每一滴流入市民家中的水,都有着360度无死角的“净化之旅”。

来到无锡水务智慧运营管理中心,这里是全市的供水调度指挥中枢,智慧运营管理平台大屏上显示着出厂水质实时数据,中桥、雪浪、锡东、锡澄四大水厂出水浊度都在0.05NTU左右,远低于国标1NTU的标准,余氯、COD、氨氮等指标也都优于国标。据悉,水务集团加强对100多个管网水质监测点的巡检,落实全市500多个二次供水设施的水质监控,确保出厂的优质水实现“最后一公里”的安全。

无锡水务副总经理胡侃介绍,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无锡供水需求不断攀升,近年来锡城日均供水量年增长5%,去年日供水量创下历史新高,达165万吨,预计我市今年度夏期最高日供水量将超过170万吨。

据了解,该市现有南泉、锡东两个太湖水源地和澄西长江水源地,形成了“江湖并举、安全优质”的供水格局。各水厂总供水能力达245万吨/日,并已实现深度处理全覆盖,供水安全系数较高。公司制定了应急调度方案,一旦太湖水源水质发生波动,供水调度将及时调整各厂供水配比,充分利用供水高速通道的快速转输能力,有力保证城市用水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