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的名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中国人来说,已是广为人知的共识。但对于拥有着和我们同样悠久历史的另一个古文明国家印度来说,却似乎仍显得极难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21世纪已二十多年,但包括性别歧视、种族隔阂、阶级固化等等的诸多传统痼疾,都还死死地纠缠在这个璀璨的文明身上。使得她在前进路上的每一寸,都显得那么步履维艰。

不过,自《摔跤吧爸爸》爆火网络以来,似乎也有越来越多的印度电影人开始觉醒!原本在那个封建社会中,不可触摸的一些禁忌话题,也变得有些火热了起来。其中,女性权力、妇女解放的话题,尤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将在3月18日上映的电影《印度女孩》,就是在印度这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又一部宣扬女性解放、女性独立、拒绝性别歧视的感人佳作,堪称《摔跤吧爸爸》姊妹篇!该片讲述了出身贫民的印度女孩蔻茜,因爸爸热爱板球运动,而走上球场,随后又深深爱上这项运动,突破性别、出身等等社会偏见的阻挠,坚守热爱、不屈不挠,最终逆袭获得成就的感人故事。

和所有的励志电影一样,主人公的励志之路上,都必不可少的会伴随着各种困难,而在印度这样一个男女极不平等的社会,一名从平民窟里走出来的女性,并且还要在男性为主导的体育领域,走完自己的励志之旅,则更加困难数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板球这项运动起源于英国,曾是英国三大运动之一,目前仍在前英联邦地区极为盛行。而受到前宗主国的影响,板球在上世纪80年代后,也逐渐成为了印度的第一大运动,市场价值高达3600亿美元,这让印度板球管理机构BCCI也成为了世界上最有钱的体育组织之一。据悉有多达7.5亿人,占印度总人口的一半以上疯狂地痴迷篮球运动,有人甚至说:只有在举行板球比赛时,印度人才不分种族、语言、宗教、贫富等隔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如此,这个看似包容万象的运动,在印度却仍然是强烈地排斥女性的存在。在印度,板球也被普遍认为是男人的运动。正如电影中所述:“即便是板球明星,也只会让自己的儿子去打板球,而不是女儿!”。同时,板球还被认为是贵族的运动。在印度这个饱受“种姓”问题困扰的社会中,一个贫民窟的女孩,却想要踏足“男性”“贵族”的专属运动——板球,其将面临什么已不言而喻。不同于《摔跤吧,爸爸》,吉塔和巴比塔是在父亲的执着下,被动地开始自己的摔跤人生,《印度女孩》的女主角蔻茜则是主动进入这个被男性所主导的世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什么给了她这个惊人的想法,并赋予了她打破禁锢的力量呢?答案从电影中很容易找到!那就是人类最伟大的力量“爱!”。由于看到了父亲对于板球的热爱,看到了印度队败北后父亲的悲伤,儿童时期的蔻茜就一心想学打板球。那个年纪的她,自然是无法意识到前方的道路有多艰难,也并没有对板球这项运动本身产生多少兴趣。就是这种朴素的、原始的亲情之爱,给了小女孩突破禁忌的原动力。

很快,蔻茜面对的困难就越来越多!阻碍其实现梦想的力量,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强大。社会上,男性对女性的普遍歧视;家庭里,母亲的不理解和阻挠;贫民窟,赋予的低人一等的标签等等,都让这个女孩的前进道路,倍加艰难。所幸陪伴其一步步前进的,也并不仅仅只有父女之爱,此后又累加上了对于板球运动的执着和热爱,以及蔻茜自己改变命运的强大信念。坚守、突破、逆袭,伴随着体育独有的激情、碰撞,这个平凡女孩最终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她成为了冠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有成功才有发言权!”这是电影里的台词。其实,正常的社会本不该如此,自由的发声本就是弱者也理应拥有的权力。但在印度女权依旧低下的今天,获得成功从而获得发言权,成为了唯一的选项。

所幸的是,蔻茜用自己的艰辛努力和巨大的牺牲,实现了人生巨大的成功。而电影《印度女孩》,也成功为印度千千万万各个被压迫的女性,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