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诗词而“燃烧”的平凡大众,是《中国诗词大会》七季常青的生命基石

金榜题名墨尚新,今年依旧去年春。

3月14日晚,伴随来自铁道警察学院治安学系大三学生姜震夺得总冠军,《2022中国诗词大会》圆满收官。

自3月5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开启十期连播模式以来,无论是令人耳目一新的“诗词小剧场”“创意知识题”,还是将诗词触角延伸到广阔生活现场的“千人千问”“画中有诗”,以及在社交平台上持续掀起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总是让人落泪#、#为向阳怒放的生命点赞#等高燃话题,这个超级IP都显示出在“诗词”细分领域无法被取代的全民辐射力和文化引领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自主原创的大型文化季播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已经迈进了第七个年头。在各类文化新品层出不穷的内容红海中,它能够七季常青的秘诀是什么?

收官之际,《2022中国诗词大会》主创团队接受媒体采访。他们无一例外地表示,观众是节目砥砺突破的最大动力。七年间,《中国诗词大会》陪伴了一代观众的成长,节目也在内容上紧扣当下、紧扣生活、紧扣时代,每一年都要从最基层的大众当中去找到那些因为诗词而改变了生活、因为诗词而让他们成长的这群人。

“热爱诗词的人,是整个节目得以鲜活的基础所在”,制片人、总导演颜芳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诗词与时代和生活接壤

“我们把节目当成一棵大树看待,希望它每年都有一个成长,这个成长不仅只是外表上的表现,更得是内核上的自我更新”,回顾《中国诗词大会》走过的七年,颜芳表示,与其说创新有秘诀,不如说创新是一种内在的需求。

《2022中国诗词大会》选择用“江山”“少年”“燃”“遇见”“稻香”“韵”“天地”“味道”“飒”“出发”十大关键词来串联整季节目。在节目点评嘉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看来,这十个关键词盘点当下、观照古今,它们既是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的热词,又能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的新风貌、新风尚、新风韵。相信每位观众在看到这些主题的时候,都能自然生发出感悟,代入自己的经历和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我们结合内容本体,在新闻拓展上也有一个新的思考和尝试。比如在第二期‘少年’中,从用诗词致敬《长津湖》里的英雄延展开来,康震老师朗诵了《谁是最可爱的人》,并含泪讲述了魏巍当年创作的幕后故事,现场非常燃,我们在新媒体热搜榜上也是榜上有名。节目播出当天正好是魏巍先生的诞辰,我们把齐越老师当年朗诵《谁是最可爱的人》的音频放在了节目推文中,引起了大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颜芳的感受是,内容本身不是一个孤岛,它跟当下的社会人文环境是有紧密呼应的。“具体到创作中,我们依仗于各位学术专家老师对内容坚实的积淀,再从生活的角度对它们进行改造,力求每一道题都能引发一个话题。”

在内容创新和技术赋能下,《2022中国诗词大会》将“知识竞答”升级为“沉浸观影”,这也是本季节目最具视听冲击力的创新点。

例如,“诗词小剧场”或让文物开口讲述自己的前世今生,或由演员短剧表现诗词中的故事;“身临其境”除了走进大好河山,还走进传世名画。

从演绎李清照的《如梦令》、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等经典篇章,到复刻《捣练图》、展示《韩熙载夜宴图》等稀世名画……节目让诗词超越了文本的表达,当观众进入这些情境的时候,就仿如进入诗词里的烟火人生,会产生一种非常奇妙的亲近感和对话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诗词小剧场的设计,就是希望让诗词立体起来,鲜活起来,我们想让喜欢诗词的人能够在喜欢飞花令的基础之上,对于诗词的背景、文化、故事,以及当年诗人创作时候的情怀有更加一目了然的了解”,颜芳透露,这个环节在明年的节目中一定会加以延展、放大以及优化。

全新升级的“画中有诗”环节,进一步扩容了诗词表达的生活载体。节目除了邀请康震老师在宫灯、团扇、战鼓、卷轴、瓷盘、屏风上描绘诗词,还邀请缂丝、盆景、麦秆画、皮革雕刻等手工艺人在不同的器物上勾勒诗词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谈到这个创意,康震老师表示:“其中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要让诗词走向大众生活,要把诗的语言、诗的心情、诗的意境、诗的感受,画在每一寸祖国的大地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广阔地“开门办大会”

“从一开始基于诗词本体进行竞技,延展到人物的故事,从生活当中找到一群因为诗词而燃烧的人,把他们吸引到我们的‘百人团’当中来,跟大家去分享他们的人生故事。我们把二者相结合,紧密地跟生活联系在一起,进行更高一层次创作”,颜芳认为,热爱诗词的人,是整个节目得以鲜活的基础所在。

《2022中国诗词大会》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原则,广邀来自天南海北、各行各业的人们参与到节目之中。由少儿团、青年团、百行团、家庭团组成的“现场百人团”,和通过5G视频连线的“云中千人团”遥隔山水,以诗会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选手的挑选上,颜芳用“粒粒皆辛苦”来描述这个艰难而有意义的过程。“我们要保证每个人上场都能成为一个亮点。每季节目,我们都需要花上大半年的时间去做非常细致的功课,去挑选适合节目的一群人,对他们进行深度的了解和挖掘,真正开始比赛之后,导演组其实什么都做不了,就只是进入答题程序。”

颜芳特别分享了一个幕后花絮:“我们的导演组经常走在路上都在想,是不是会遇到一个热爱诗词的人。比如‘遇见’那期节目中来自北京公交集团的站务员白静,就是我们导演在公交车上偶遇的,当时导演发现她正在认真背诗词,两人聊了一路,最后成功邀请白大姐走上了舞台。简单说,我们的选手是来源于生活的各个角落,需要我们花很多的时间用心去寻找,并让他们能够有勇气、有信心来到诗词大会的舞台,分享他们的诗词故事,展示他们的诗词才华。”

主持人龙洋作为“距离选手最近的人”,时常为舞台上诗心盎然的他们所感动:“上至白发老人,下至懵懂学童,他们都对诗词那么热爱,他们在用诗词赞美祖国的时候都是那样地自信。这种民心的凝聚力特别珍贵,并在舞台上得到了集中的释放。再一个就是选手之间的惺惺相惜,他们谁不想当擂主?谁不想成为冠军?每个人都想,可是他们更愿意的是用他们对传统文化、对古典诗词最纯粹的热爱去广交四海朋友,这种冰清玉洁的情感,也是我们民族同胞之间团结友爱的一个美好缩影。”

相比往季,《2022中国诗词大会》加入了更多年轻的面孔,以及为年轻人所喜闻乐见的节目题型和表达形式。“其实我觉得,诗词大会是以年轻观众为纽带,适合全家一起收看的节目。今年我们还增加了跟B站、快手的合作,引入更广泛的年轻人加入,如果你的诗词量特别好,可以进来当选手答题,你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出题人,这样子就能够实现更广阔地开门办大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记得“诗词顽童”王恒屹吗?作为参加过第五季、第六季的人气选手,小恒屹这次再度回归节目,一出场,就引起了观众的阵阵欢呼。这位饱读诗词的“10后”,也成为《中国诗词大会》陪伴、滋养、引领一代人长大的生动见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特意给小屹做了一个小片,让大家能够看到这位小朋友如何和节目一起成长。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我特别喜欢听的一句话就是‘我是看着诗词大会长大的。”颜芳相信,未来,这群孩子可能就是我们整个社会审美观、价值观以及话语权的代表。无数热爱诗词并因为节目聚合在一起的人,就是《中国诗词大会》将要续写的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懈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

中国诗词,既有清雅之美,更有千钧之力。

从为抗疫加油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到冬奥会上不断登上热搜的“中国式浪漫”……在无数国人眼中,诗词就是我们表达美、致敬美、传递美的最佳名片。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如果懂得诗词,那么当我们看到美景的时候,就不至于只会说‘哇,好美’。纵然读书不是为了拿来炫耀,但这其实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古典诗词和现代生活之间的关联,不论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平凡,我们都能从古诗词中寻得到诗意”,本届总冠军姜震对《2022中国诗词大会》里的“创意知识题”感触颇多。题目要求选手用诗词形容现代的体育项目、家常小菜等等,“我们答题时,会发现古意昂然的诗词出现了新的生机。所以,诗词不仅是记录当时的一种载体,同时也为我们解读现在的世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陪伴了《中国诗词大会》七年的评委,康震老师表示要特别感谢这档节目:“正是因为《中国诗词大会》,让我慢慢学习怎样将非常专业的解读转化为老百姓能听懂、喜欢听、能爱听的话。换句话说,《中国诗词大会》让我再一次地了解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是一件抽象的事,这件事对于一个古典文学的研究者和教学者来讲,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这个挑战如果没有《中国诗词大会》作为契机,可能我都没有意识到要去做这样一个工作。也要深深地感谢观众朋友们,因为正是他们一次次给我们动力,才让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将古典诗词的传播普及工作推进下去。还要感谢成千上万的古典文学的研究者和专家们,正是他们扎实的研究,为学术普及和传播的工作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每当我们心存疑惑的时候,我们往往就回到先贤、回到学者的著作中去,进一步地寻求跟他们对话、与他们探讨,然后将尽可能贴近真相的答案告诉给我们的观众。”

让康震老师尤为感动的一点是,近年来,年轻人对于包括古典诗词在内的传统文化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们既积极学习,又善于将之转化为时尚资源和日常文化,“人们总是情不自禁地用诗词来描绘我们的日常,去践行蕴含在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这就是古典诗词确确实实在现代生活当中‘复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的结束,意味着新的出发。对于明年的《中国诗词大会》,颜芳透露大的理念上应该是它得更加地接地气、有人气、冒热气,让大家能够在整个生活环境当中看到诗词是无处不在的,诗词的乐趣、诗词的美感、诗词的精神也是无处不在的。

那么,也愿我们诗心永驻,年年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