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作家与港台作家,是经常要被拉来对比的。都是中国人,又确实曾经相互壤隔,各自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异趣是挺微妙。但我觉得多数品评,都说不到点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港台同行,我们有些人的心态也一直不太正,很多嘴架打得稀里糊涂。不是口无遮拦酸人家是什么“文化沙漠” ——比如王朔就公开说“那是次一等的文学”,花花世界,声色犬马,光怪陆离;就是妄自菲薄瞎捧对方是什么“名门正派”,认为自己“这儿还没有能跟他们比肩而立的人物”云云——听来我们传统文化倒好像个渣男,也有三房四妾似的,不是胡闹么!以至于到了前几年,《北京晨报》还得专门刊登一文,题为《面对港台作家应有平常心》,呼吁我们内地作家“与其“踢爆”同行,不如坐下来想想自身的问题,真把自身问题解决好了,那么,木心、董桥那种水准的创作,就算加上“超级大师”的名头,也不会被认可。好作品才是硬道理,努力把握好这一点,才是有出息的想法”云云。措辞到了这个地步,只能此地无银三百两,心态真的不够“平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我说,港台文人最大的特征其实就是能“通俗”,放得开。他们市场化比较早,又没什么作协给养着,多数卖文为生,个别则兼职,可称雅趣。他们所谓写作,犹如推销一件商品,带有很大的娱乐色彩,必比能招徕顾客为首要,所以严肃文学、态度端着以及长篇大论是没有市场的,集子能印个2万册都算破天荒“畅销书”了。这一点,他们早我们至少三四十年,是先行者。我们是近些年手机电脑普及,“网络文学”盛行,才真正让文学市场化的。都2020年了,纸媒委实都还端着,稍微写点“难登大雅”的俏皮话或者风月谈,编辑都是要直接划掉的。上个月,某作家还在朋友圈感慨,他的每一本集子都有两个版本,一个亮相在书店,一个躺在自家抽屉里。内地作家,绝大多数从骨子里也还是看不起“娱乐”二字,偶尔骂娘都不超过街头混混的水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在内地名头很响的港台作家,诸如金庸、古龙、李敖、董桥、三毛、亦舒、琼瑶、蔡澜、李碧华、张大春、朱天文、席慕容、余光中、林清玄、张晓风等等,可能风格各异题材不一,但一大共同特点,必然是“有趣”,读来不累,居家旅行必备好物。这也是当年这些“靡靡之音”能迅速打开大陆市场的最主要原因。那时我们在读什么,苦大仇深的《人啊,人!》《平凡的世界》《白鹿原》之类,还是文以载道的思路,写作目的就是让读者难受的,难免呆板无趣。“爹味重”,等而下之是眼高手低,至今还是内地作家的普遍问题。“痞子作家”王朔,真看下去,所有小说的底色,也是一本正经的。当代一位随笔作家大佬,亦步亦趋学张爱玲学知堂,品味脱俗眼光也高,同行中偏唯一就看重顽主王童鞋,宣称“同代人我真心敬重的只有王朔,愿为他效犬马之力”,不亦宜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港台文学的通俗、放得开、市场化,带来的核心弊端其实也是够重的,那就是“小气”。用某作家的话讲,那地方歌舞厅夜总会桑拿室洗头房洗脚屋这些新兴娱乐产业的繁荣,最重要的文学贡献,就为流行小报地摊刊物乃至时装影视剧提供了耸人听闻与缠绵伤感的永远话题,而且先鞭早投。所以,不管写得好坏,内地作家追求博大,篇幅喜长,说教味浓,而港台作家不求宏大叙事,最喜小巧精致,这个分野还是很明显的。“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但也就产生不了“大作家”,稀缺厚重的“大作品”。小巧精致永远只能沦为小点心、小摆设啊,经国大业的文章好似沦为纨绔子弟的玩物,且长此以往焉得不腐?我常常看港台作品,也挺喜欢的,一卷董桥金庸亦舒倪匡蔡澜梁羽生在手,无聊尘世消闲良方,一拿起就放不下,可至今几乎没一个特别推崇的顶级作家,矛盾点也卡在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言的《生死疲劳》,贾平凹的《秦腔》,陈忠实的《白鹿原》、余华的《活着》等等,铆着劲都往诺贝尔文学奖方向进攻,再不济也是盯着茅盾奖杯的,这类书港台作家中是找不到多少踪迹的。不客气地讲,“过江名士多如鲫”,但论真堪传世的“大作家”,港台我觉得只有一个王文兴,那部《背海的人》精炼厚重苍茫远阔,与彼岸同行大异其趣,不是小打小闹的小玩意。此外,还真找不出“第二人”来。港台文学的繁荣,有一种泡沫感,不禁撮点。的确应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多数成功的港台作家只是市场成功,而非作品成功,他们的作品几无传世佳作,远不够“大师”的资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港台作家不是就被比下去了。比较而言,他们还有一大看家本领,那就是文字功夫,这是我们远所不及的。这里的原因也很有意思:内地人人说普通话,白话文运动倡导怎么说怎么写,且近百年来所读皆是各种翻译,久而久之, 行文欧化而不自觉,文字太“白”太松也就积重难返,导致文字白开水化缺乏韵味,一写散文尤其拉胯。而港台作家的母语,是粤语与闽南话,无法“我手写我口”,只能直接从古文和书面语学习词汇和语言表达,语言就纯正精粹多了。比如董桥龚鹏程张大春们的文字,的确自有一种风流格调,是既能“白”又糅合了古文的精华,行文何其漂亮!内地高明者都是老一辈的,黄裳啊柯灵啊汪曾祺啊钱锺书啊,多数已下世,如今打着激光也找不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一句,港台作家的优势,就是通俗、有趣,文字雅致,最大弊端就是“小气”。只不过,掉一句书袋,所谓“兄弟既翕,和乐且湛”,港台与内地,是可以互补的。有些人非得互相贬低,才是最大的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