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蔚小理”之后,又一家造车新势力即将奔向港交所。

3月17日,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零跑汽车”)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书,计划在主板挂牌上市,其联席保荐人分别为中金公司、花旗、摩根大通和建银国际。零跑汽车在招股书中提到,计划将筹集的资金用作智能汽车研发、提升生产能力等方向。

作为和威马、哪吒同处二线的新能源选手,零跑汽车的知名度显然不如“蔚小理”,但这家车企的背景依旧让它显得潜力十足。2015年成立于浙江的它,其创始人朱江明同时也是大华股份的联合创始人兼CTO,后者在安防技术领域的名头仅次于海康威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背靠大树好乘凉,有大华撑腰,零跑在技术层面上也显得颇有底气,甚至喊出了全方位自研的口号。当然,这些年它确实拿出了不少成果,例如八合一电驱总成“Heracles”,以及与大华联手研发的智能驾驶芯片“凌芯01”,号称中国首款自研智能驾驶芯片。零跑汽车还在招股书中强调,其研发员工已经达到1082名,占员工总数的33.9%,与制造员工持平。

技术背景以及来自浙江省政府的支持,使得零跑能在市场上占据一定优势。从招股书中的交付数据可以看到,零跑汽车2021年共计交付43748辆电动汽车,在新势力品牌中排行第五。

不过要注意的是,撑起零跑销量大梁的仍然是其发布的第二款车型T03,该车型定位长续航智能纯电小车,价格在6-7万元区间,很难说它能为零跑贡献多少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是不想让小车成为自己的代名词,零跑近两年对主力车型颇为上心,分别在2019年和2021年推出了定位轿跑的零跑S01和中型SUV零跑C11。就招股书来看,C11车型只能说是表现稍好,全年交付量达到3964辆,对比其他新势力同类车型勉强够上及格水准;而已经推出两年多的S01更是表现不佳,全年销量共计634台,还不到T03销量的零头。

目前,零跑仍然陷于“卖的越多,亏的越多”泥坑中,自我造血能力还未形成。招股书显示,零跑2019-2021年营收分别为1.17亿元、6.31亿元和31.32亿元,但销售成本过高导致其毛利率几乎全为负数,分别为-95.73%、-50.63%和-44.3%。基于此,其历年亏损额分别为7.31亿元、8.7亿元和28.9亿元,在当前的新造车势力中也不是小数。

另一方面,零跑居高不下的研发投入也是其迟迟无法实现盈利的关键。三年来,零跑在研发上的支出分别为3.58亿元、2.89亿元和7.4亿元,均高于其销售和行政支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如此,至少短期内零跑汽车还没有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毕竟它到目前为止已经获得了来自大华、中金资本、红杉和上海电气等多家公司和机构的近百亿元融资,从招股书来看,其流动资产总值约为89.55亿元,截至2021年末,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还有43.38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种情况下,零跑仍然在去年公布了那个看似不可能的“五年计划”——2025年之前推出8款车型、覆盖35万元类价格区间,2022年进军海外市场。这之前,朱江明甚至还在战略发布会上放出狠话,称“三年超越特斯拉,2023年进入新势力Top 3”,引得一片哗然。

当然,无论朱江明和零跑汽车抱着多远大的理想,找钱仍然是眼下零跑最重要的任务,不然它也不会这样急着上市。但在主力车辆销量不佳,造血能力尚未形成的当下,资本市场会给予零跑多少善意呢?要知道,当下新能源板块已经到了挤泡沫的时候,在这条连“蔚小理”都难免跌跤的赛道上,“理工男”朱江明又能带着零跑跑上多久?不妨让我们拭目以待。

*图片来自零跑汽车官网、招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