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报讯(记者 翟玉标)“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换种方式救人,也是我分内的事。”3月17日,志愿者张孝俊在苏大附一院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我市第72位、卫生系统第26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1995年出生的张孝俊是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医生,常年与病患打交道的他深知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血液病最有效的手段,希望自己也能尽一分力。2018年,张孝俊在入职岗前培训期间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去年12月,张孝俊接到市红十字会的电话询问是否愿意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并进行体检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适当的运动保持健康、入院体检、打动员针……3月9日,张孝俊完成高分辨检测和体检,3月13日入住苏大附一院。在做好捐献前的各方面准备后,3月17日,张孝俊躺上造血干细胞采集床,经过近3个小时的采集,珍贵的“生命种子”成功输出、接力。

捐献之前,张孝俊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受疫情影响,张孝俊的捐献有了不一样的“待遇”,没有欢送仪式,没有鲜花,还要每天进行核酸检测。“能为患者带来生命希望,一切都很值得。”谈及此次捐献经历,张孝俊说,不论是哪种方式,治病救人都是医者的本职。

这位“90后”医生,用行动诠释了“白衣天使”的深刻内涵,他的事迹也得到同事们的点赞。截至目前,我市已有8970名志愿者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功捐献72例,成功捐献人数占苏州市捐献总人数的36%,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