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随猿辅导、新东方们的步伐,老牌教培企业好未来近期也开始探寻新的转型方向。

据新浪科技3月18日报道,一位接近好未来的人士透露,公司正根据教育政策的动态及时调整业务和组织,寻找新的业务支点、突破口以及增长路径,计划转向科技服务、智能硬件、生命科学等非教育品类。另一位相关负责人则表示,生命科学确实是好未来转型探索的方向之一,“公司一直都很关注这个领域”。

实际上,好未来早在去年11月就官宣将退出学科培训,全面转型素质教育,随后便迅速推出人文美育、少儿戏剧、科学益智、编程等课程,可谓求生欲极强;12月,好未来又公布了旗下To B业务即将全面升级的消息,彼时披露的措施包括建立全新品牌美校、为教育行业提供直播、教研、AI系统解决方案等。这之后,好未来的组织架构也随之调整,原有的技术中台、内容中台均被并入美校,由好未来CTO田密全权负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型说起来容易,但若是真要做,好未来势必得来一次壮士断腕才行。

翻阅财报不难发现,截至2021年11月30日,好未来2022财年三季度营收10.209亿美元,同比下降了8.8%;净亏损9940万美元,亏损同比扩大127.98%,这也是好未来首次出现单季度营收下降。拆分来看,好未来的主业包括面向C端的学而思培优、学而思网校、面向G端的智慧教育和面向B端的“未来魔法校”。这其中,C端的K12业务一直是好未来的营收主力军,若是彻底剥离这一业务,意味着好未来将失去大部分营收来源。

放眼整个行业,计划向素质教育、智能硬件、教育解决方案等领域转型的教育企业不止好未来一家。早在去年,新东方就与天猫精灵联合推出了在线词典笔,发力智能硬件;一起教育科技则从教育SaaS领域切入,计划以自学产品为主开发课后解决方案。除此之外,猿辅导、掌门教育、网易有道均在这些赛道上有所动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与此前靠营销、卖课就能做起来的K12等业务相比,不管是智能硬件还是教育SaaS,都需要企业拥有过硬的科技实力,而这种实力的养成需要时间。试想,若是一家在产品设计、供应链、大规模生产定价及分销上一窍不通的公司踏进硬件领域,它最终又能做出什么成果呢?此外,即便是那些对硬件有所了解的“局内人”,恐怕也不一定能做好生意——手机行业多年来的发展早就证明了,光靠卖硬件赚钱绝无出路,必须要软硬结合才能生存下去。

素质教育或许是更加贴合教培企业们的一条路,但这条路的“宽度”可远远比不上当年的K12赛道。据智研咨询及艾瑞咨询统计报告,2020年K12赛道市场规模达到3万亿元,而同期的成人教育市场规模仅为1.1万亿元,素质教育规模更是只有3241亿元。往好处想,这意味着赛道还有很大增长空间,但另一方面,短期内大量企业涌进素质教育,是否会让“伪需求”增多,创造出一种素质教育正蓬勃发展的假象?这点谁也说不准。

此外,素质教育也有被纳入监管的风险,今年新学期伊始,教育部就在文件中明确指出,下一步“将把非学科类培训监管作为新的工作重点”。根据官网信息,教育部计划在未来进一步完善监管体制,明确标准,遏制非学科类培训恶意涨价、超时收费等违背公益属性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说,双减政策确实为火热的教培行业泼上了一盆冷水,出于“应激反应”,企业们纷纷寻找出路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双减政策的本意在于刹住教培行业唯营销为尊的风气,同时也要减少青少年群体及家长的学习外负担。如今教培企业将素质教育等作为发力重心,在短期内创造出大量“伪需求”,制造焦虑,无疑是将学科教育的负担转向了素质教育领域,颇有本末倒置之嫌。若教培企业想在素质教育这条路上继续前行,就绝不能陷入当年K12那样唯利是图的状况当中。毕竟,遵守规则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不二法门。

*图片来自Yandex、Canva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