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博主能让人更爱读书

2022-03-19来源:大众日报08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本报记者 朱子钰

本报实习生 马梦曦

阅读,无疑是对人类进化起到重要作用的行为。而在互联网时代,读书正在从私人转向公共领域。人们对知识的焦虑与渴望前所未有,以分享阅读为目的的读书博主显得尤为吃香。他们在自媒体平台列出一份份书单,留下短小精悍的书评,一方面,为网友解决“读什么书”的烦恼;另一方面,形成流量优势后,读书博主们也可靠荐书卖书实现“财务自由”。如今,数以万计的读书博主涌动在各种平台,小红书上有超过3万条关于“如何成为读书博主”的笔记,但热闹背后,读书博主真的能让人更爱读书吗?

不妨先看看他们是如何分享一本书的。关于这点,有人给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读书博主在个人高赞帖子中发布了一些新颖光鲜的“书皮”,在书皮包裹的白纸黑字里摘录一些枯槁、南瓜马车降临,这些书籍摇身一变,就会成为文创书店展览柜和读者口中的圭臬。

如果仔细阅读这些分享的内容不难发现,越来越多平台上的阅读博主并不是为了抒发阅读过程中触达内心的感喟和情绪,而是为了粉饰自己的账户风格,发布一些裹挟着浓厚滤镜的精美构图,又或是为了“恰饭”而争相追捧某几本爆火的书籍。这从他们的阅读门类、笔记内容和日常更新频度就可以看出——首先,推介的书籍一定是绝大多数用户经常在文创书店的“畅销书展柜”中看过的“爆款书单”,这些书籍往往有一个共同特征:精包装;而阅读分享理由无非是佳句摘录、其他作家评价云云,自身的思考体会无从知晓;最为致命的一点莫过于他们可以做到天天更新,试问什么样的阅读速度可以支撑博主每天读完一本书,退一步讲,假使真的做到了,那一天就可以读完的书籍又有多少含金量值得推荐呢?

阅读是一种需要长期培养的习惯,选择一本真正适合自己的书是一种自我探索和认知的过程,而绝非像某些博主那样,将分享作为“文化资本”和立人设的工具。当阅读沦为谈资,能为读者带来深层次精神陶冶的好书也只会被洪流所淹没。

去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时,非洲裔作家古尔纳因其作品中包含对“殖民文化”的思考而问鼎文坛,某种程度上,诺奖的评选标准正在与大众阅读习惯产生割裂,之所以会有“爆冷”的说法,一方面是评审对优秀作品背后的民族政治等宏观文化考量;另一方面昭示着大众阅读风格趋向个人微观视角,这很难说不是因为读者受到读书博主推介的主流书单影响。

其实,无论是哪个细分渠道下的博主,都可以被视为“新意见领袖”。换言之,许多大V博主在网络上的舆论影响力足以使该圈层内部的成员形成某种意见上的共识,进而支配他们的行为和消费习惯,读书博主亦然。读书是一件私人的事,但是这绝不意味着书籍公开分享还是一件纯私人的事,或许我们需要重新思考读书和书籍分享的意义。自媒体读书博主的诞生使书籍分享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成为了一项“事业”,将日常生活中的爱好与工作融合,也不失为一种创新。但这也恰恰意味着读书博主行业存在的独特属性,他们既要兼顾市场,也要承担文化传播责任。实际上,任何文化产业的良好运营都不是要在二者之间做到绝对平衡,相反,天平需要向社会责任端倾斜,读书博主必须对他们的粉丝负责,首先要提升自身的阅读素养。

从自媒体角度出发,就需要质疑此类平台究竟能不能摆脱浅层次阅读的桎梏,带给读者一些深层次思考。其实许多以视频方式来呈现内容的读书博主是能够将阅读体会深刻化的,同时他们也会赋予读者不一样的思考角度和空间,风格也不失幽默平和。换言之,自媒体只是形式,形式并不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决定性要素,关键还是在于内容资源的把控。或许某些自媒体平台其自身的调性和媒体环境本就趋于浮躁,那么选择这类平台进行书籍分享可能从一开始就并非自洽,这一点同样值得读书博主和用户们反思。

正如卡尔维诺在书中所描述的那样:“任何封皮上的话都不能越俎代庖,不能告诉你应该由书本直接告诉你的东西,也不能代替你将从书中汲取的东西。一切起初的快感都有个最佳时限,如果想使它变成一种持久的快乐,亦即阅读的快乐,就应掌握好这个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