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南京市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京市统计局联合发布了南京市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南京现有耕地14.45万公顷,园地1.45万公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按照国务院和江苏省政府统一部署,2018年9月,南京市开展了以2019年12月31日为统一时点的第三次国土调查(以下简称 " 三调 ")。" 三调 " 历时3年,19家承担单位、1000余人参与,经共同努力,如期形成全市11个县级调查单元、86万个图斑的 " 三调 " 成果和汇总数据,全面查清了全市国土利用状况和资源家底。

根据江苏省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定后,数据显示,南京有耕地144512.89公顷(2167693.35亩)。其中,水田113201.72公顷(1698025.80亩),占78.33%;水浇地22856.19公顷(342842.85亩),占15.82%;旱地8454.98公顷(126824.70亩),占5.85%。

拥有园地14466.70公顷(217000.50亩)。包括果园、茶园、其他园地。拥有林地155058.61公顷(2325879.15亩),包括乔木林地、竹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南京有草地11468.62公顷(172029.30亩),全部为其他草地。有湿地1602.31公顷(24034.65亩)。湿地是 " 三调 " 新增地类。包括森林沼泽、灌丛沼泽、沼泽、内陆滩涂、沼泽地等。

数据显示,南京有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48821.43公顷(2232321.45亩),交通运输用地30795.68公顷(461935.20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50816.57公顷。

据悉," 三调 " 是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也是一项重要的自然资源基础调查。" 三调 " 数据成果全面客观反映了我市国土利用状况,也反映出耕地保护、生态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方面存在的问题。公报指出,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 " 非农化 "、严格管控 " 非粮化 ",规范完善耕地占补平衡,确保完成省下达的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要因地制宜,加强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要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盘活城乡存量建设用地,推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提升土地开发利用质量和效益,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