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您近期离开过无锡吗?”

“喂,您好,请问您从何处返回华庄?”

“嗨,您好,我又来‘监督’啦,请打开摄像头,让我看看您在家里吗?”

近日,华庄街道各社区、各小区内时刻回响着类似的问询之声,这正是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以各种方法核实辖区外地来锡返锡人员的信息!

“叮咚~”!

一靠“铁脚板”上门问询

“叮咚!叮咚!”“请问您家里有几口人?近期有从外地返锡的人员吗?请出示一下您的行程码和健康码,配合我们登记一下防疫信息。”3月12日,华庄街道积极响应上级指令,召集机关、社区全体工作人员迅速开展“门铃行动”,在辖区内大面积摸排外地来锡返锡人员。

街道机关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社区网格员、小区楼组长、党员志愿者约436人,以及华庄派出所民警开展了为期2天的“门铃行动”,挨家挨户上门逐一排查人口信息、登记数据、查验“双码”,充分做好前期的人员信息摸排工作,严控外来输入风险,守好社区大门,保障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到位。

这是自本次国内疫情多点散发、部分省市疫情出现外溢、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以来,华庄街道实施的首轮辖区全覆盖信息摸排,坚决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疫措施。经过连续两日的入户扫楼,全街道各社区、部门和单位共计走访居民住宅76581户,登记139575人;走访企业1035家,场所行业327家,登记1612人。排摸发现新增外市来锡返锡人员855人,管控率100%。新增“疫情防控信息发布居民群”318个,新增群成员37101人。根据要求,目前正在进行的第二阶段“门铃行动”,将针对一阶段中未见底房屋和单位进行集中攻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嘟嘟~”!

二靠“云服务”电话问询

为及时了解首轮入户排查后新增外地来锡返锡人员情况,确保严格落实居家健康监测要求,近日来,各社区数据核查小组,按照灵锡大数据筛查信息逐一核对外地来锡返锡人员情况。

“喂,您好,这里是景贤社区,请问您近期从何地乘坐何种交通工具返回华庄?有无同行人员?您现在住在哪里?”为了尽己所能帮助社区缓解数据核实压力,朗诗幼儿园的4位教师志愿者主动报名加入了景贤社区数据核查小组,她们早早地赶来社区,3小时便已核查登记了90余条外来人员信息。这仅仅是各社区的小小缩影,多日来,许多身着红马甲的工作人员、志愿者们,不厌其烦的拨打电话,核实人员的流动轨迹、核酸检测、身体情况等关键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核查数据源源不断,且均要求在当天完成清零,而个别居住人口较多的社区核查数据多达近7000条,平均每日需电话核实近400条信息,工作量不可谓不大。面对着庞大的数据,数据核查小组成员们日夜奋战,与大数据赛跑、与时间赛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早晨一到岗,就有380多条信息等着我们核查。电话问询过程中遇到居民不理解挂断电话是常有之事,但我们不能放弃,毕竟他们的信息核实关系到整个社区乃至城市的安全,所以我们每天都要极其耐心的向居民一一解释,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的机关志愿者感慨道!志愿者们怀着一颗颗“舍小家顾大家”的心,用沙哑的喉咙、酸涩的双眼、疲惫的双手,重复着询问、登记、录入、核对、汇总工作,用凡人之躯共同守护着社区的大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3月10日以来,全街道共计接收“疫查通”核查数据44070条,至3月20日22时,全部数据核查清零,实现了闭环管理。

“叮铃~”!

三靠“云见面”视频问询

为了确保居家健康监测人员不擅自外出,杜绝风险隐患,社区工作者各显神通,通过入户走访及微信视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云监督”“云关切”。

“现在我们每天都要电话核实、电脑录入大量的来锡返锡人员信息,社区人员力量难免不足。为了高效完成任务,除了不定时上门查看之外,我们还安排了工作人员们主动添加居家健康监测人员的微信,通过每日三次随机的视频通话来确保他们时刻都留在家中!”旺安社区工作站副站长钱晨怡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核查工作任务繁重、意义重大,少不得“土办法”,更缺不了“洋办法”,华庄街道正是凭借着“土洋”结合的方式,全面精准掌握着辖区外地来锡返锡人员情况,坚决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方、不少一人”,不留一处死角的构筑坚不可摧的疫情防控安全墙!

未来几日

也许您的房门还会敲响

也许您的电话还会响起

但请您多一份理解与支持

没有谁是铁打的身躯

只有默默的咬牙坚持

只有无悔的坚定信念

还有我们共同守卫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