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浒墅关金庭社区涌现了一批批奋勇向前的志愿者,他们不惧辛劳,不畏险阻,其中不乏以家庭为单位参加的志愿者,夫妻档、母子兵、父子兵,哪里需要哪里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阵地上的生日

“生日快乐!”“生日快乐!”人群中传来一声声祝福,3月20日区域核酸检测当日是志愿者李新立的生日。“这是我过得最有意义的生日!”李新立手捧着鲜花,虽然看不见脸上的表情,但一定是灿烂的笑容。

李新立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一名党员,凌晨五点,他便和妻子左佳来到中吴红玺点位报道,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好最后的准备工作,迎接即将开展的核酸检测。妻子左佳负责给每一位居民测体温,检查健康码和行程码,丈夫李新立负责维持现场秩序,提醒居民提前进行个人信息登记,文明排队,保持一米距离。这对夫妻档配合默契,所有的语言仅用一个眼神就能明白。

母子交接棒

20岁的武骏宇是转运小组的志愿者,负责转运金榈湾、丹景廷、中吴红玺、香澜雅苑四个商品房小区的核酸样本。“我的母亲是金榈湾小区的一名志愿者,受她的影响,我也来报名参加了。”武骏宇的母亲汪球,从第一轮区域核酸检测开始便成为了社区的志愿者,只要社区发布通知,她第一时间在志愿群里报名。每次转运,武骏宇总能从一众“大白”中准确找到母亲,用他的话说这是母子连心,从点位转运样本,就像是一场接力比赛,他从母亲的手中接过交接棒,继续奔赴下一个站点。

上阵父子兵

“陈备加,现场秩序维护一下。”“陈备加,去居民楼扫楼,看看还有没有居民没有做核酸的。”“陈备加,你去……”陈备加是新浒花园四区点位的志愿者,在点位上时常能看到点位长陈志方“使唤”他,这是一组父子兵。陈志方是新浒花园四区核酸检测的点位长,经常忙到很晚。儿子心疼父亲自告奋勇参加核酸检测志愿活动,从准备工作到收尾打扫,事无巨细,俨然成为了一名合格的点长助理。

不论夫妻、母子、父子,他们都有同样的名字“志愿者”,他们组成了一道道防线,树起一面面盾牌,在这场战役中,怀揣着必胜的信念,以坚韧顽强不屈地意志奋战在第一线,筑起坚固的城墙,守护自己的家园。(董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