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明孝陵,历史叔不知不觉竟然讲了那么多历史细节。

事实上,很多小伙伴们都会问,明孝陵神道上两边石首究竟有什么历史意义?

作为被誉为“南京最美的600米”,明孝陵神道也吸引了无数游客们前来打卡,无论是南京街头还是地铁站,也总是能够看到明孝陵神道的宣传照片。

虽说这600米古道,不出几分钟就能走完,但背后的历史故事还真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美600米,为何不是直?

很多小伙伴会发现,这条神道并不像前朝帝王陵墓的神道那样直线畅通,而是蜿蜒曲折。

事实上,关于这点有不少历史说法,近几年通过航拍明孝陵发现,整个明孝陵的布局呈现是北斗七星形状。

凯硕朱元璋农民出身,睥睨天下,当时在进行明孝陵选址就曾与精通堪舆术的刘基,以及徐达、汤和等一班开国朝臣,前往东郊钟山一带“寻龙点穴”

在经过反复勘测后,几个人发现在独龙阜一带有东吴大帝孙权的墓,而转账敬仰孙权,因此在进行修建神道时为了不挪移孙权墓,于是在神道转了一个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元璋相信“魂归北斗”、“天人合一”,因此希望自己在百年归老后想乘坐“北斗”这一“天帝之车”继续关照大明江山。

最后,整个皇帝布局最终被俗称为“北斗七星”-----“下马坊”、“大金门”、“望柱”、“棂星门”、“五龙桥”、“享殿”、“宝城”分别构成了北斗七星的“勺头”、“勺身”“勺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孝陵神道旁边的石首,各有什么用?

整个明孝陵神道由东向北,路两边依次排列着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6种石兽,每种2对,共12对24件,每一组两跪两立,同时夹道迎侍。

最先看到的是两对圆眸怒目的石狮,自古以来,狮子被佛教尊称为护法的灵兽,因此在陵墓前安置石狮,不仅体现出君王至高无上的权利,同时还起到辟邪等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其次便是二对獬豸(xiè zhì),这是古代一种神兽,独角、狮身、青毛。

传说是舜时掌管刑法的官员皋陶身旁的一只独角神兽,能够明辨是非,遇到两人争斗,通常会用角去顶触过错的一方,从而体现出“法”的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就是骆驼,早在汉唐两朝,骆驼就被作为中外交流的贡品,将骆驼置于陵前,也体现出明朝的国力强者,象征能够四域安宁、国家繁盛之意。

而骆驼之后便是石象,汉朝时期,大象就作为皇帝外出的仪仗象征,四腿粗壮有力,坚如磐石,暗示着国家江山的稳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石首石象都是采用整块巨石圆雕刻成,线条不仅流畅润滑,气魄宏大,也体现出明初圆雕技术的高湛技术。

麒麟背后,就是两对石马,早在秦汉之际,马就作为皇帝出巡的仪仗队,又是古代帝王南征北战、统一江山的重要坐骑。

同时马在取意于《易经》上所说:天子百年归老后,都是乘着六马升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明孝陵神道还有18对石像生武将,整个石雕像均以整块石料雕成,起到除邪恶、驱鬼怪等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石首石象都是采用整块巨石圆雕刻成,线条不仅流畅润滑,气魄宏大,也体现出明初圆雕技术的高湛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南京文旅的象征,最美600米也成为着南京旅游的标志。

当我们走在这静悄悄的神道上,不禁遥想起六百多年前,满朝文武在穿着飞鱼服佩戴着绣春刀的锦衣卫的注视下祭扫皇陵的景象,着实令人敬佩与生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