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同学在持琴时会将琴夹得紧紧的,让琴头上翘,但细心的老师会告诉你这种持琴姿势是不正确的,要让琴“挂在”肩头上,琴头微微放低,这才是正确的方法,那么为什么要让琴头放低呢?有以下三点原因。

所有运动都有离不开地球引力的影响,运动物体的重心高低直接影响物体运动的稳定性,小提琴也是一种运动,虽然不是力气活,但是也要遵循稳定与省力的原则。

琴头放低,可以让左、右手跟着放低,整个重心下降,在这里左、右手的重量和琴的重心一起下降,同时可以让左、右手自然下垂,可以为我们节省一些不必要的用力,这一点更重要。

虽然左、右手的重量不会为造成拉琴的障碍,但是拉琴是一个精细的动作,如果我们的一些肌肉主要用在支持左右手的重量上,那么我们对琴和对弓的重量的感受性大大降低,特别是对弓的感受性明显下降,甚至感受不到弓的重量,因为弓的重量远低于左右手的重量,如果感受不到弓的重量,那么我们对弓在弦的运动状态的感受是非常迟钝的,这就会影响我们拉琴的质量。

首先对大、小臂和手作一个主要功能划分,大臂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动力,小臂和手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方向。

如果不考虑拉琴的路线,我们可以让大臂与小臂全部自然下垂,这时候大、小臂成180度角,处于最放松的状态,拉琴经过的路线是一条弧线,但是拉琴需要是一条直线,所以要抬高一点小臂,让小臂充分活动起来,参与控制运动的方向。

大臂与小臂所成角度差不多在60度与180度之间,大臂与小臂最灵活的状态差不多是大臂与小臂成120度的状态,拉大提琴、胡琴、马头琴等都是采用这种角度,小提琴因为持琴的特殊性,小臂不能放得很低,不能达到120度的状态,但是我们知道120度是拉琴的理想状态,拉小提琴的时候小臂放的越低,角度越接近120度,更有利于对弓杆的控制。

由于弓的缺陷与持弓法的缺陷,手对弓的施力只能靠拇指放在弓杆的正下方,如果抬高手腕会造成拇指触杆的位置发生变化,变到弓杆的侧面,这时候想对弓杆施力,必须拇指与其它手指有足够的压力产生充分的摩擦力,这种的用力方式是很费力的。

弓与弦的最佳位置是弓垂直于弦,垂直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弓杆在近似水平方向上与弦的垂直,第二层意思是弓杆、弓毛在铅直方向与弦的垂直。大多数人拉琴,弓杆主要偏向指板一方,没有达到最佳位置。

如果放低琴头,琴与弦的位置发生变化,琴与弦不是水平的,弓与弦的最佳位置的垂直关系不是铅直方向(重力作用线)上的垂直,那么弓杆的位置也随着发生了变化,弓杆向前方倾斜,弓杆虽然倾斜了,但是它还是与弦保持最佳的垂直关系,这时候的弓杆们弓杆向前方倾斜的位置最有利于腕部的抬高,大大增强了腕关节的活动能力。

放低琴头可能还有其它一些有利的的因素,例如:放低琴头可以使琴枕在肩上,有利于持琴,虽然在很多教材中反对用肩来持琴,但是琴如果能自然地枕在肩上,不用耸肩就可以。在高把位时,由于左手要适当抬高,琴头也要适当地抬高。

放低琴头利大于弊,很多人在拉琴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放低了琴头,因为放低琴头是相对合理的。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