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王晖荣心里藏着一个打不开的结,他下乡插队时结识了一个朋友,为了探访自己,这个朋友惨死在大雪中。当时不懂承诺的代价,王晖荣轻易答应朋友的母亲多去墓前看望,但几十年里,他一次都没有去过,每次想到好友破碎的脸,他都痛苦不堪。
1968年,王晖荣成了一名知青,告别父母坐上北上的火车,跟一大批同学前往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兵团的知青来自五湖四海,王晖荣所在的连主要以上海人和东北当地人为主。远离父母,独在异乡为异客,同乡之情就成了最亲密的关系。王晖荣和上海老乡姚远行成了好朋友。
姚远行个子低,脑袋大,法令纹还很明显,一些知青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小老头”,他本人从来不当面阻止别人这么叫,他明白,自己身小力亏,要是斗嘴变成肢体冲突,受伤的还是自己,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十分抵触,毕竟这个外号属于“揭短”,不怎么光彩,只有王晖荣不叫他的外号,所以姚远行喜欢跟王晖荣亲近。
王晖荣性格随和,爱吹口琴,休息的时候往麦垛上一躺,咿咿呀呀吹点小调,姚远行喜欢听他吹口琴,两人一吹一听,消磨了不少无聊的时光。
“老王,我觉得你的名字好,又是晖又是荣,注定前途无量,光彩照人。”姚远行说。
“你这纯粹是胡扯,咱们知识青年说不定扎根黑土地了,还有什么远大前程。”王晖荣不以为然。
“那倒不一定,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路,不能一概而论。”姚远行反驳。
“从名字看未来,你说我名字好,那你分析分析你的名字。”
“我名字不好,姚远行,其实就是‘要远行’,注定离家很远……”姚远行说得很悲伤,有一股思乡的味道。
“行了,行了,怎么还成了多愁善感的人。”王晖荣打断了朋友。
没过多久,组织变动,姚远行被调去其他连,两个朋友见面的机会少了。
正是由于去了新的集体,姚远行不适应,他没事就会回老连队找王晖荣,两人说说新鲜事,聊聊旧事,然后再回去。
1969年除夕前的一天晚上,姚远行又去找王晖荣。
“外面这么大的雪,你怎么还来了?”对于朋友的来访,王晖荣很意外。
“买了二斤饼干,给你分一斤。”姚远行从胸口掏出一个袋子,递给王晖荣。
“大家一块吃吧。”王晖荣招呼宿舍的人一起上炕,大家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吃饼干。
临近熄灯的时间,外面雪越下越大。
“今天就别回去了。”有人劝姚远行留下。
“不行,我没跟队里人说要在外面过夜,得回去。”姚远行执意要走。
“那你注意安全。”王晖荣把他送到院子口。
“走了多少遍了,哪里有坑坑洼洼早都背下来了。”姚远行摆摆手。
几天后,有人来连里要人,说姚远行三天前走的时候说是来见朋友,但一直没回连队。但是王晖荣一宿舍的人都作证,姚远行当天晚上就回去了。
两个连队的人都急了,当时有些知青意志不坚定,可能越境投敌,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是政治问题,大家都有麻烦,不过这种情况的概率不大,最有可能的是人走丢了。然而,即便是迷路了,人迷失在东北的暴风雪中,基本上也凶多吉少。
两个连的人立刻到雪地里找人,这几天雪太大,刚踏出的脚印转眼就没了,根本不可能知道姚远行去了哪里。他的行踪成了一个谜。
1969年春末,积雪逐渐融化,有人在村外发现了姚远行的尸体。王晖荣立刻赶往出事地点查看,姚远行趴在石头上,面部朝下,两只胳膊向前伸出,好像在爬行,下半身已经不见了,只有周围散落的布片。
“有可能是遇见狼了,唉!”有人叹息了一句。
王晖荣忍住泪水,伸手去拉朋友的遗体,不能把人扔在荒郊野外,必须得带回去安葬了。他刚把姚远行的身子翻个方向,就有女生尖叫,惊悚的声音刺激着每个人的耳膜。
原来,姚远行趴在石头上的半张脸,已经被老鼠啃掉了一多半,形成了空洞,现场惨不忍睹,在场的人都哭了出来。
在回去的路上,王晖荣一直心绪不宁,联想到姚远行那天的遭遇,如果真是野狼,他手无寸铁,呼救也无人应答,打也打不过,跑也跑不了,只能任狼处置,该多么绝望!他自责,埋怨自己没有强留他,要是留他过夜,也不会出意外了。
不到20岁的生命消逝在北大荒,下葬时没有鲜花,没有悼词,没有人对他的死负责,一切都自然而然地发生,悄无声息地结束。因为家庭原因,姚远行的母亲独自来办理儿子的后事,她无权无势,只是个普通的女工,既无法要个说法,也没能力提条件,临走的时候,小声地对王晖荣说:“儿子埋在这里,离家太远了,我以后可能也没机会来看他,你是他的好朋友,多到墓前看看吧。”
王晖荣哭着答应了。他这时候才意识到,姚远行当年说自己“要远行”,真的是一语成谶。
1970年,王晖荣参军入伍,分配到了南方,退伍后回到上海工作,再也没去过东北,姚远行的墓在哪里都记不清了。每次想到这里,王晖荣总会坐卧不宁,一是辜负了姚远行母亲的嘱托,二是没有尽到好朋友的责任,为了减轻负罪感,只能开一瓶白酒,朝着东北方向洒半瓶,自己喝半瓶,告慰好友说:“你注定要远行,不管走到哪里,都要保重啊!”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