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2年发改委两会报告,盘点一下,谁是今年中央政府投资的重点对象。

今天,就详细说说这事儿。

每年的两会都应该是大家所关切的,通过两会,我们能够充分的认识国家到整体的发展要求和工作方向,是我们及时调整,准确修正自身工作方向的正确指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单的说,两会为接下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不过,说到这事儿,咱们可以先熟悉一下有中国特色的政府投资流程。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发展改革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发展改革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主要负责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牵头组织并进行统一规划,掌握几乎所有中国投资的决定权和拍板权,正因为如此国家发改委也被称为小国务院,读懂了发改委的报告,实际上就读懂了整个国家花钱的密码。

盘点发改委2022年的工作计划

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2月份,国家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6个,总投资185亿元,其中审批5个、核准1个,主要集中在交通、水利等行业。

2021年全年,国家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90个,总投资7754亿元,其中审批67个、核准23个,主要集中在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化等行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达表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具有关键性作用,对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国家发改委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切实做好投资工作。

一是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继续推进交通、能源、水利、农业、环保、物流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抓好城市管道改造和建设,统筹推进城市内涝治理,加强“一老一小”、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民生领域建设。

二是扎实推动“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实施。细化工程项目清单,根据项目特点明确可衡量、可考核的具体任务。加强用地用海用能、金融支持等各类资源要素保障,强化督导协调,扎实推动重大工程项目落地生效。

三是着力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优化升级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行业节能降碳改造。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有序推动东部地区产业向具有资源、劳动力优势的中西部地区转移。

双碳成为时代的宠儿,备受国家关注

赛道一: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车崛起除了单纯的政策利好,是全球碳中和趋势下的趋势,更是数字化的消费升级。就像企业纷纷拥抱数字化转型,就像数字化供应链能够带来无限机遇,就像新消费浪潮是消费升级的结果,新能源车的崛起,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证明,日益增长的市场份额和基于场景的消费升级,都让这场变革逐渐摆脱政策导向,成为新的蓝海市场。以造车新势力为例,2021年比亚迪全年累计交付量达584020台,同比增长221.3%;特斯拉汽车全年累计交付320743台,同比增长133.3%;蔚来全年累计交付量达91429台,同比增长109.1%;小鹏全年累计交付量达98155台,同比增长275.2%;新能源车整体趋势一片向好。

赛道二:储能

作为全球最大动力电池生产商的掌舵者,曾毓群的四份提案分别聚焦电池碳足迹、锂资源保供稳价、锂电池道路运输、储能容量电价四个方面,涉及锂电池产业链的上、中、下游。

目前,双碳目标是我国的国家战略。转变能源结构、发展低碳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应有之义。但从氢能、太阳能到电能,无论是哪种清洁能源,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储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毓群在提案中表示,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占比逐步提高,新型储能和抽水蓄能是提升发电容量充裕度、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

据了解,抽水蓄能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大规模储能技术,指在电力负荷低谷期将水从下水库抽到上水库,将电能转化成水的势能储存起来,在电力负荷高峰期,释放上水库中的水发电。而新型储能则是相对于抽水蓄能而言,包括光伏储能、风电储能、电化学能储能等。

目前,国家针对抽水蓄能已经出台了容量电价机制。在国际成熟的电力市场中,容量电价作为一种经济激励机制,能使电力提供方获得容量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以外的稳定收入,以此鼓励建设,容量电价大多采用补贴方式。

“新型储能技术具备毫秒级快速响应和双向调节的优势,不受地理条件限制且建设周期短,可提高电网事故快速恢复能力,减少负荷损失。” 曾毓群在提案中表示,对于发展空间更大的新型储能,却无法(与抽水蓄能)同等享受容量电价政策,面临不公平竞争,发展速度和质量严重受限。

曾毓群建议,应破除制约市场竞争的各类障碍和隐性壁垒,参照抽蓄建立适用新型储能特点的容量电价政策,形成稳定合理的收益空间,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发展环境,促进各类储能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