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一早,在姑苏区平江街道历史街区社区门口集结了一群身着红色马甲的人,他们是来自姑苏区红石榴志愿者服务队的少数民族同胞。在领队刘椰斐的带领下,再次来到历史街区社区的3个核酸检测点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雨过天晴了,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修复场地。马长清和马忠负责1号帐篷,爱华和楚轩负责2号帐篷......”随着领队刘椰斐的“发号施令”,大家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地修复被风吹雨打凌乱不堪的场地。不到2个小时,历史街区社区3个点位17顶帐篷全部恢复如初。之所以如此迅速且高质量完成各点位的修复工作,是因为他们团结互助、极强的执行力且各个“身怀绝技”。

其中,端木的“缝合术”更是一绝。由于长时间大量的积水,有2顶帐篷被压得破损变形。端木急中生智,取来扎线,如同缝补衣服一样,穿针引线,整整齐齐地缝补着。完工后,再绕着帐篷里里外外仔仔细细地检查一遍,确保修补后的帐篷坚固完整。“你可真是个神补手啊!收工!”领队刘椰斐拍着端木的肩膀满意地说。

这一个月以来,他们随时待命、任劳任怨、无条件服从安排,竭尽全力地为历史街区社区提供核酸检测相关的各种志愿服务。正因为有他们强有力的支援,各方面工作人员默契配合,才让历史街区社区的每一次核酸检测能够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