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用85天成功化解债务近600亿元,最大程度提升普通债权清偿率;引入互联网科技企业作为兜底投资人,挽救中华老字号企业……3月25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破产审判典型案例,展现了我省法院持续优化破产处置工作格局,全面提升破产审判质效的工作成果。

成功引入互联网公司,挽救中华老字号企业

乾生元始创于1781年,以生产松子枣泥麻饼蜚声海内外。2000年,由乾生元食品厂转制而来的民营企业苏州乾生元食品有限公司成立,经商务部认证为“中华老字号”企业,其掌握的乾生元枣泥麻饼制作技艺被列为苏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因该公司股东借助资金杠杆对外投资,债务规模急剧扩大导致资金链断裂,2018年乾生元公司完全停产,机器设备及知名商标均用于抵债。

2020年11月,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依申请受理乾生元公司破产清算案。通过调查发现,乾生元公司所具有的独特的生产技术和品牌特色等无形资产,使其具备转入破产重整的基础条件。另外,还发现乾生元公司名下的食品类核心商标用于抵债后,转让给了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的某公司,现处于正常经营状态的商铺均由该公司依托商标所有权开展运行。

吴中法院指导管理人积极与该公司沟通,最终,该公司表示愿意作为兜底投资人参与重整。2021年4月,吴中法院裁定对乾生元公司进行重整,启动清算转重整程序。同年6月,吴中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

据介绍,本案是人民法院运用破产重整制度挽救中华老字号企业、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典型案例。本案成功引入互联网科技企业作为兜底投资人,充分发挥投资人擅长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的优势,实现了传统技艺与现代营销手段的有机结合。短短49天,有着厚重历史积淀的“乾生元”通过破产重整,实现华丽转身。

实质合并重整,85天成功化解债务近600亿元

永泰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泰公司)及其关联企业系大型民营企业集团,间接控制“永泰能源”“海德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近年来,受融资政策缩紧、财务成本高企、投融资期限错配等因素影响,集团发生整体债务风险。在先期成立的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支持下,按照“整体化解、分步实施”的风险化解策略,继集团上市板块“永泰能源”重整成功后,永泰公司作为集团核心控制企业,向南京破产法庭提出重整申请。

2021年7月,南京破产法庭依法裁定受理永泰公司重整案。管理人对永泰公司及其关联企业进行全面清产核资后,申请将永泰集团有限公司等四家子公司并入永泰公司重整案中进行实质合并重整。南京破产法庭经审查,认定符合法人人格高度混同、区分财产成本过高、合并重整有利于全体债权人等实质合并条件,于同年9月裁定上述五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同年12月裁定批准重整计划。

据介绍,本案是人民法院运用实质合并重整制度,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典型案例。该案高效化解债务风险,从实质合并重整再到裁定批准重整计划,仅耗时85天,成功化解债务近600亿元。本案创新运用财产型信托,在保障有财产担保债权优先清偿的同时,最大程度提升普通债权清偿率。最终实现集团债务风险整体化解,有力维护了广大中小投资者权益和金融安全。

分离清算留住企业资质,保障支柱产业平稳发展

南通一建集团有限公司是江苏南通本土大型建筑企业,成立于1988年12月,拥有建筑总承包一级资质和7家控股企业,一直是当地民营企业中的“纳税大户”。受多种因素影响,南通一建债务缠身,被全国多家法院纳入失信名单无法参加招投标,彻底失去自我造血解困的能力。

2020年4月,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法院依法受理了南通一建破产重整案。重整投资人缴纳重整投资款,并与两级法院、属地政府及管理人共同制定和完善重整计划草案。草案提出,将南通一建100%股权及对应资产的实际控制权(含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等有价值资质)作为“壳资源”从现有资产中剥离,由重整投资人以1800万元竞得并继续经营南通一建,剩余资产及债权债务由重整后的南通一建设立专门资债处置公司承继,完成后续清算工作,并将1800万元作为破产财产进行分配。同年9月,崇川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南通一建重整成功。

据介绍,该案系人民法院服务保障地方支柱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对于建筑类企业而言,资质价值是投资人关注和青睐的重点。本案中,崇川法院灵活采用分离清算型股权转让的重整模式,在不减少清算资产情况下,将最有价值的企业资质、品牌保留在辖区内继续发挥效用,并获得较高竞价金额供债权人参与分配,实现了“无害化剥离资债,有效性利用资源,最大化保护权益”的重整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