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同时,又提到“要落实好各类创新激励政策,以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壮大新动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与“两会”同步,3月5日,临沂市临沭县召开了“全县工业振兴暨优化发展环境大会”。值得一提的是,这看似是一场严肃的政务会议,然而,站在舞台C位的不再是政府领导,而是为临沭发展做出贡献的企业家们。

事实上,这次会议开创了临沭发展历程中的两个第一次——第一次为优秀企业家颁发金质奖章和第一次邀请优秀企业家在主席台就座。正如临沭县委书记张雷在讲话中提到,其目的就是要“发出一个‘最强音’:‘工业强县’是头版头条,‘优秀企业’是主体主角,县委、县政府推动工业振兴的决心力度前所未有,全县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的氛围机遇前所未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沭以工业立县。上世纪90年代,临沭人创新实施“大解放、大招商、大发展”战略,在临沂市率先建成沂蒙创业园、成立招商局,叫响了“好肥料临沭造”的金字品牌,享有“中国复合肥看山东,山东复合肥看临沭”的美誉。

自此,临沭逐步构建起了化肥化工、装备制造、钢管加工等支柱产业,培育了两家国内A股上市公司(全市5家)。

过去五年,临沭聚焦建设临沂东部产业新高地,实施“工业强县、创新发展”战略,构建“一区三园”发展格局,培育了高端装备、高端化工等“3+2”主导产业,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现场观摩会到临沭观摩,优质复混肥生产基地入选省品牌价值十强。

不难看出,优良的工业经济基础已成为临沭的一张靓丽名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惧短板,优化招商模式

然而,跳出临沭看临沭,与先进县区相比,临沭县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在会议讲话中,张雷也毫不避讳的指出了临沭工业发展的一些短板,诸如工业总量不足、企业结构不优等,临沭县“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感日渐紧迫。

2021年,临沭县三次产业占比为13.2:32.1:54.7,二产比例低于全市6.6个百分点;全县工业用电量增长7.3%、全市第9位,但工业增加值仅有68.37亿元、全市第12位,连续三年位于中下游,工业总量不足。

去年,临沭工业企业达1000余家,但规上企业仅179家,相比2017年减少46家,其中大型企业仅2家,中型企业仅16家,主导产业辐射力不够,骨干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同质化竞争严重,产业集聚不足较为明显。

尤其,在招商引资方面,今年一季度,临沭县集中签约项目27个,总投资67亿元。从项目质量看,签约项目中仅有1个500强投资项目(百事食品项目),无过10亿元项目,有效投资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破题?

如今,临沭县已经锚定推进“工业强县”工程,正在推动人才、科技、金融、项目等高端要素集聚,促进工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招商引资、产业集聚、创新发展、园区载体、低效提升等五个方面跑出加速度,打造更具转型与创新含金量的“3+2+N”现代产业体系。

事实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招商引资是推动转型发展的核心所在,是跑出加速度的第一动力。

新年刚过,临沭便已主动出击,开启了与韵达智慧物流园、碧桂园高端农业装备、山东港口冷链食品工业园等项目的洽谈。

主动出击之外,创新招引模式一直是临沭县的致胜法宝。临沭拓展“园中园招商”模式,立足全县“一区三园”产业定位,引进了一批如韵达物流、山东港口集团等头部企业,建设“园中园”,实现“一项目一园区”。

同时,临沭强化“产业链招商”,依托“3+2”优势产业,绘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吸引上下游、配套服务产业向临沭集聚,持续补链强链延链。借力“以企招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放大企业家资源优势,聘请一批专家型、老总型“招商顾问”,提高招引实效,直击产业集聚度难题,提升有效投资的力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园区是链式发展的主阵地

2021年,临沭县化肥化工、钢管加工等高耗能行业产值占比达60%以上,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产值占比不足13%。从梯次结构看,2021年全县产值过亿元的企业65家,仅占规上工业的36%,过10亿元4家、过30亿元3家,还没有过50亿元的企业。产业结构表现不够优秀。

区域竞争的激烈态势,各自为战只能永远跟跑,只有构建链条、集群发展,才能实现换道超车。对于传统产能的高占比,临沭县必须要以更大力度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值得关注的是,临沭县正在全面实施产业链链长制,“一产业一方案”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扩增量、优存量、强质量,打造高端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食品加工4大百亿级产业集群,深度布局新能源新材料等新业态,加快打造“3+2+N”现代产业体系,以更强力度培育“链主”企业。

在临沭,“双20”企业培育工程已经被提到重要日程,这里新发展了一批具有市场主导力的“链主”企业、一批高成长性的“专精特新”企业,在“以更强力度培育‘链主’企业”的信念之下,链主企业与配套企业共同推进、沿链招引与关联拓展要双强、产业项目与服务平台齐头并进,加快构建全产业链。当“落实链长制、深耕产业链”作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临沭县9条产业链“链长”扛牢责任,统筹推进企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重大事项,推动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聚集。

事实上,实施链式发展,对于临沭而言,园区是项目建设的主战场,是转型升级的主阵地,亦是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载体,最重要的是,作为典型的老区县,园区建设担负着乡村振兴的重任。

于此,临沭将打造联动互促的产业生态圈,加快“一区三园”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不断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推进国开区、省级高新区、省特色园区“三区同创”,全力推动“一区三园”提档升级。

在大会上,临沭县委书记张雷针对园区建设分工做了详细的目标指向——

开发区要加快推动园区“去行政化”改革,做强化工化肥、高端装备等主导产业,打造全县先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科技创新先行区、项目建设主战场、营商环境最优区,奋力实现全省提位次、全市争先进,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滨海产业园要以科技孵化中心建设为契机,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建设冷链物流、健康养生等“园中园”,聚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青云工业园要对接临沂临港高端不锈钢与先进特钢产业基地,布局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柳木家具、电商物流等特色产业,发展高水平低碳经济;

店头铸造园要进一步放大铸造产业优势,积极引进“链主”企业,构建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合作共建园区到抱团集中入园的现实路径,打造省级特色铸造小镇。

此外,临沭县突出产城融合理念,利用市场化手段,加快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水电气热一体化、标准化厂房等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在临沭,“低效用地、低端产能”的减法与“高端产业、绿色产业”的加法并举,旨在把好亩均效益关、安全环保关,建立以科技含量、亩均税收、安全环保等企业质态评价标准为核心的进入退出机制,不断提高园区投入产出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新主体的临沭谋略

“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如今,全国各地“双招双引”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保护市场主体”成为每一座城市提振竞争力必备的修为。

事实上,“保护市场主体”,就是要尊重企业家与人才,打造尊重市场主体的营商环境。

跑出“加速度”,企业家是换道超车的“主力军”。每一家企业都是不可替代的“硬核”,每一位企业家都身处最耀眼的“C位”。

在本次会议的表彰环节,临沭县授予张超、滕善华、高进华“临沭县功勋企业家”称号,授予吴锋清、程秀明、傅成龙等9人“临沭县行业领军企业家”称号,授予王学东、胡尊奎、刘春华等11人“临沭县优秀企业家”称号,各奖金牌一枚;并对2021年度新落户企业设备投入较大的永冠新材料、实施技术改造增效明显的金正阳等企业、新增财力突出的戴克生物等企业、品牌创建示范带动比较强的史丹利等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活跃的金沂蒙集团等企业、规模发展跨档升级的山田新材料等企业、智能制造走在前列的常林集团等共91家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扶持资金1325.81万元……

不难看出,创新发展要在搭平台、增动能中跑出“加速度”。创新的核心是人才,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但驱动创新的体制机制离不开政府。

张雷强调,临沭县要坚持政府搭台、企业主导,社会参与、协同创新,不断增强工业振兴的创新驱动力,积极创建科技创新示范县,更“要搭建一批创新资源集聚平台。瞄准前沿技术、顶尖人才,以科技的‘一步接天’,实现发展的‘一步登天’。”

当下,走“工业强县”之路,临沭县已经有新的谋略,从金融支持工业振兴、增强人才支撑、发展科技服务业等方面,打出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组合拳”,推动更多科技创新资源向临沭集聚;以一批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探索建设“政府搭台、院校参与、企业唱戏”;完善一批政策支持平台,实施高企五年倍增计划、科技成果效能提升行动,围绕创新链完善政策链,构建从研发到产业化、覆盖创新全过程的政策链条,依靠制度创新激励企业创新,引导企业积极争创各类研发平台,逐步实现每个主导产业、每个规上企业都有创新平台。

新策定调、任重道远。如今的临沭县正奋力在工业振兴新征程中走在前、做示范,为加快推进临沂建成先进工业强市贡献临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