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3000块钱的工资,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正好处在一个不饥不饱的状态。这种状态就如同温水里煮青蛙,很容易让人陷入一种随波逐流的安逸之中。

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在一家私营企业上班。我的专业是软件开发,应聘的工作岗位是软件工程师。但是进了公司之后,并未从事软件开发相关的工作,而是做了系统维护的工作。因为公司的系统是花钱购买的成型产品,压根不需要程序员去做开发相关的工作。

只要公司购买的系统不出现问题,那么我在公司里就会一直处在清闲的状态。即使公司的系统偶尔出现问题,我只需要把问题反馈给软件开发公司,做好对接沟通的工作就算完成任务。

这种工作状态一度让我陷入了困惑和挣扎之中,长时间不写代码,让我偏离了我的专业轨道。经过了三年的苦苦挣扎,最终我还是选择了辞职。事实证明,我当初的决定是对的,因为经过2年的努力,我的工资翻了5倍。究竟我是怎么做到的?我可以借用《闯入不适区》这本书中的观点来陈述我的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承认你的恐惧,当这份恐惧来临之时,我们要去深思

在公司里我是唯一懂编程的人,受到领导的重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再加上我老实巴交的性格,不管在整个公司,还是在我所在的部门里,我一直都是那个最受欢迎的人。这也是让我在去留的问题上,一直纠结和挣扎的原因之一。

在程序员这个职业里,通常流行这样一个说法:一个程序员一周不写代码,敲键盘的手指就会生疏。一个月不写代码,写起程序来就会变得非常地困难。如果一年不写代码,基本上可以转行了

这几句话在我的身上,一一得到了应验。在工作的第二年的时候,我已经不敢说自己是个程序员了。因为我在学校学的那点技术,早就忘得差不多了。

在第二年的时候,我想过辞职,但是我没有辞职的底气。因为在技术上,我没有任何的优势,跟刚毕业的新手没有任何的区别。所以贸然地辞职,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风险。

然而让我内心恐慌的是在第三年的时候,公司业务缩水,开始大批的裁人。虽然公司领导嘴上说技术部不在裁人的范围之内,但是看到那些被裁的同事的状态,还是让我的内心泛起了阵阵“恐惧”的涟漪。

被公司裁掉的员工中,大部分都是年龄偏大的同事。这些人一没技术,二在年龄上也不占优势,所以在找工作的问题上处在劣势的位置。我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了自己以后的缩影,这也是让我心生恐惧的根本原因,也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认识到你的难受时刻

我们所说的“中年危机”并非是没有预兆的,只不过是当预兆来临之时,我们并没有去认真地正视它而已。而这次的公司裁员风波,对于我来说就是一次预警

正是因为这次的预警,打破了我内心安逸的现状,让我的内心陷入“去留”的挣扎之中。虽然领导一再地强调“技术部永远不会裁员”,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未来我还是感到非常茫然的。

如果不辞职,在这家公司里继续耗下去,三五年内依然是稳定和安逸的。如果辞职,我会面临两个风险:失业和就业难

而这两个选择所产生的结果,在未来也是显而易见的。继续留在公司,那是在消耗自己的青春,等自己到了中年的时候,要技术没技术,要能力没能力,那么在就业上就会让自己陷入到被动的位置上。这也就是大家所说的:短暂的安逸,会让自己在未来陷入长远的“危机”之中

如果我选择果断的辞职,那么我的处境就如同《闯入不适区》这本书中所说的状态一样,会让我进入到一种非常不适的状态

因为在这三年的工作中,我的技术水平不但没有得到提升,而且还处在退化的状态。跟大学刚毕业的新手程序员没有任何的差别,这个时候我出去找工作会处在弱势的位置上,甚至还有找不到工作的风险。但是这种风险却是短暂的,如果我能克服这种短暂的风险,那么在未来我就不会面临职业上的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敢于直面困境,在困境中磨砺自己

在“去留”的问题上,我经过认真地分析和思考,最终我还是迈出了最为艰难的一步,那就是:辞职

每个月3000块钱的工作,对我来说虽然很稳定,但是这种稳定的背后隐藏的是长远的危机。我只不过是在危机来临之前,做了一个奋力的挣扎而已。

辞职以后的求职之路,跟我预料的结果差不多。在面试的过程中出尽了洋相,我打着带有3年工作经验的程序员的“名号”去找工作,而面试官提的问题,我却一个都答不上来。经过一个多月的苦苦挣扎,我依然处在失业的状态。

我尽力的让自己冷静下来,不再盲目的去找工作。我把自己的状态清零,重新去学习编程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经过两个月的“闭门修行”,我带着学习的成果又踏上了求职的旅程。只不过这次的简历上,我把定位为:零工作经验的新手程序员

而这次经过2个月的准备,在面试的时候,我的自信心也增加了不少。在面对面试官的时候,我不再刻意地去包装自己的工作履历,而是用坦诚的心态去面对面试官。其结果也是不言而喻,在很短的时间内我找到了心仪的工作,而且工资也在3000的基础之上翻了一倍。

人的能力往往都是在新的困境之中锻炼出来的,找到了对口的工作,再加上自己不断地学习和努力,在2年的时间内,我的工资在3000的基础上翻了5倍。

辞职后对我最大的改变,不是翻倍的工资,而是我的工作状态。我的内心对未来不再迷茫,而是充满了希望和无限的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打破安逸,让自己时刻处在“不适的区域”,未来才会更美好

一个人的状态会决定自己未来的命运,而工作的环境又是决定一个人的状态的关键因素。清闲的工作环境是滋生安逸的温床,很容易让一个人过上随波逐流的生活。而充满困境和挑战的工作环境,会激发一个人隐藏的潜力,从而达到不断提升自我的状态。

当一个人进入到安逸的区域之后,想要打破并跳出这种安逸的状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像我在进入工作的第一年的时候,就有辞职的想法,但是又舍不得眼前的安逸,所以一直处在迷茫和挣扎之中

因为打破眼前的安逸,也就意味着要把自己推向一个“不适区”。而进入到“不适区”,也是需要付出代价和努力的。一般情况下,习惯了安逸状态的人,一定不会轻易地把自己推进这个“不适区”,这也是社会上“中年危机”普遍出现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而这种所谓的“中年危机”,本质上是自己在前期的安逸状态中,积攒下来的“隐患”,只是恰巧在“中年”这个阶段爆发出来了而已

如果我们在早期的时候,时刻的把自己放在一个“不舒适”的环境中,不断的磨砺自己的专业技能,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中年危机”这个词,根本就不会降临到我们的身上。

人的能力一定是在困境中一步一步地提升上来的,而人的潜力也是在无数的挫折和困境中激发而出的。如果我们一直让自己处在进步的状态,那么我们的未来也会越来越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安逸”和“不适”,是个对立的词语。对于我们来说,如何选择,也就决定了我们未来的命运会如何。选择眼前的“安逸”,未来我们的生活可能会过得比较被动一点,甚至是“危机重重”。而选择“不适”,只会让自己越挫越勇,未来也是充满自信和希望。希望我的故事,会给大家带来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