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宁彩臣

最近忙更新慢,本文4867字

1、唇齿的道理

李煜一杯酒毒死了自己的大将林仁肇,再也没有什么能阻挡赵匡胤了,赵匡胤开始对南唐用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自己出兵之前,赵匡胤先给吴越国王钱俶写了封信,让钱俶攻打南唐。

那么,钱俶会听赵匡胤的吗?

钱俶还没做出决定,国内老百姓都兴奋了,打南唐,好啊!终于可以报仇了!

吴越的老百姓为什么那么恨南唐,都是李璟惹的祸,李璟老爹李昪临终前一再嘱咐李璟,要和周边国家搞好关系,可是这货上位后,为了满足男人荷尔蒙,把周边的小国打了个遍。你说你打吧,还把人家打不死,总是给留了口气,周边小国不停的掀起反抗运动。等李璟厌恶了战争,想要抽身,却发现已经陷入周边小国反抗战胜的泥潭。

吴越以前就一直被南唐欺负,吴越这个小国并不是自己打出来的江山,而是在公元907年,被朱温封出来的,朱温封钱缪为吴越王,从此这个国家诞生了。也因为这个原因,中原无论换了谁做皇帝,吴越都尽心侍奉,与中原大国关系一直比较好。

不过,国与国之间,谈不上什么友情,都是利益,无非是与中原大国搞好关系,对吴越比较有利。

这次,赵匡胤让吴越攻打南唐,国内人民认为理所当然,南唐一直欺负我们,现在有中原大国撑腰,我们也可以扬眉吐气一把了。

可是,扬眉吐气之后呢?老百姓看不到,吴越还是有人能看到。

宰相沈虎子就对钱俶说:“陛下,南唐虽然是我们的仇人,可也正是他为我们挡住了宋朝,如果南唐被灭了,我们怎么办?”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个简单的道理钱俶不懂吗?

不过钱俶没有怎么犹豫,很快下了命令,听宋朝的,无论什么命令,都要执行,打南唐,走起。

沈虎子楞了一下,继而大怒,真是无法理解,我们吴越虽然小,当时没有兵吗,宋朝明摆着打完南唐就要灭了我们,我们为什么不联合南唐抵抗宋朝?历史上北方王朝被抵挡在长江以北的还少吗,强如曹操,也只能三分天下。

我们现在,连抵抗都不抵抗,就这么认命了?

钱俶没生气,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又没说,轻描淡写一挥手,宰相大人,你被撤职了,回家歇着吧。

沈虎子能够看到的,钱俶难道真的看不到?怎么可能?只是,任何道理都是有前提条件的,这个世界没有普世的,一成不变的道理。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话很对,但是具体的事情上,就要具体判断,不能只讲大道理。

现在的“皮”是南唐,他们的国君名叫李煜,这个人,写词很牛,治国?呵呵!

赵匡胤攻打后蜀的时候,李煜不知道唇亡齿寒吗?赵匡胤攻打南汉的时候,李煜不知道皮毛的关系吗?可是,李煜做了什么吗,什么都没做。

如果现在,我们不听赵匡胤的去攻打南唐,信不信,赵匡胤会越过南唐直接揍我们,那时候,李煜是会与我们唇亡齿寒呢,还是会借道给赵匡胤,保自己一时太平?

钱俶猜应该是后者。钱俶这个人还是很实际的,赵匡胤是虎狼,但是李煜也信不过,作为一个小国,只能在夹缝中寻找生存的机会,如果有朝一日,实在生存不下去了,那又能怎么样,总不能用鸡蛋去碰石头,倒霉的还是老百姓。

2、赵匡胤出兵

赵匡胤将一切都准备好后,再一次邀请李煜到开封,李煜再一次拒绝了,好了,可以出兵了,赵匡胤出兵南唐的理由是“李煜倔强不朝”。

国与国之间,讲什么道义?都是利益,没有利益的时候,随便找个理由就可以揍你。当然,揍的前提是对自己的国家有利,也有一些国家,揍别人把自己揍到坑里了。

前秦苻坚带着几十万人浩浩荡荡去揍东晋,就自己掉到坑里了,不但国家分裂,而且自己也被害。

赵匡胤绝对不是苻坚,他远比苻坚聪明。赵匡胤无论打谁,从来都不会集结几十万人一拥而上,打仗,真的不用太多人。

这一次,是赵匡胤平生派出人马最多的一次,十万大军(实际不到8万,吴越那一路都不是宋军)分了五路。

第一路:曹彬率侍卫马军都虞候李汉琼、判四方馆使田擒祚自江陵沿江顺流东进,攻取池州,直指南唐都城金陵。

第二路:潘美率侍卫步军都虞候刘遇,东上阁门使梁迥领马步各军向和州集结,直抵江边,然后待命。

第三路:开封水军沿汴河而下,经大运河取道扬州入长江,再向东去会合吴越军攻取润州,迂回东边威胁金陵。

第四路:命兵马大元帅吴越王钱俶率吴军数万自杭州北上,攻击南唐的常州,迎接开封水师,挺进金陵。还派个了监军丁德裕给钱俶帮忙。

第五路:黄州刺史王明为池州至岳州江路巡检战棹都部署,牵制武昌,湖口方向的南唐军,阻击其支援,保障宋军主力东进。

赵匡胤的五路大军出发了,而那边的李煜还毫不知情。不能不说,李煜的情报工作太差了,不过想想也能理解,毕竟搞情报工作的,一半都是狠人,李煜身边都是“君子”,是不屑于这些“下三滥”的手段。

再说,李煜是一个知书明理的人,在他的意识里,什么事情都讲究个过程合理,别说两国打仗,就是平时穿衣吃饭,李煜都是很讲究的。

  

打仗,怎么能不下战书,上来就干呢?

不好意思,赵匡胤就喜欢出其不意,多年的战场经历,让赵匡胤深深体会到战场上,先机的重要性。兵在奇不在多,这是赵匡胤一生信奉的。

因此,赵匡胤每次用兵人数都不多,但是每次都是奇袭,从来不会打你之前先喊一声,我要出拳了,接招吧!

因此,974年十月十八日,当赵匡胤的水军出现在南唐江面上,南唐十万驻军面对敌人,马上收拢船只,关闭寨门,免惹麻烦。

这样的事,以前经常发生,毕竟李景和李煜都向中原王朝称臣多年,宋军水师巡江也是正常的。多年来,早已形成习惯,只要南唐军不惹事,给足宋军面子,就不会有什么大事,宋军耀武扬威之后,就会回去。

不过这次,宋军除了水军,后面还跟着浩浩荡荡的竹排大队,还有装满绳索的民船以及模样古怪的大船。南唐军不知道宋军要干什么,不过看着样子,怎么也不会是来打仗,带着这么多累赘,怎么打?

就这样,南唐的湖口防线轻松放过了宋军,到了池州地段,池州守将戈彦更是打开城门,带着酒肉迎接宋军。这也是惯例,宋军吃饱喝足就走了,反正南唐钱多,一点酒肉还是供得起。

不过这次,宋军没有停下来喝酒吃肉的意思,宋军直奔城门去了,戈彦刚明白过来,城池已经失手了,戈彦自己跑的快,逃了出来。

更搞笑的是,就在宋军突破湖口,池州的同时,李煜派出自己的另一位弟弟江国公李从镒,水部郎中龚慎修,带着贡帛二十万匹,白金二十万斤再次前往开封,向赵匡胤朝贡。

当池州被攻占的时候,李煜会不会想念林仁肇呢?如果有这位被李煜赐予毒酒的水军大将在,宋军能这么明目张胆,轻轻松松通过湖口,夺下池州吗?

这就是大将与一般将领的区别,不在于谁的本领大,而在于担当林仁肇是那种可以临危便宜行事的将军,他可以为自己的决定负责。而没有了林仁肇,湖口的将领都没有决定权,他们想的只是如何不犯错误,不惹麻烦。

3、道理由强者来讲

赵匡胤这一棍给了李煜重击,但还不至于要命。李煜被打醒了,知道装孙子也没用了,李煜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赶紧派兵,抵御外敌,而是恢复自己的皇帝身份。

读书人吗,做什么都讲个“理”,以南唐国主的身份对抗赵匡胤显然不合“理”,那等于是下属对抗上级。因此,李煜恢复了自己南唐皇帝的身份,这样,大家平等了,都是主权国家,可以平等的打架了。

而且,李煜觉得,用九五之尊的身份,更能唤起南唐人民抵御外敌的决心。

但是,讲道理的李煜似乎忘记了,本来赵匡胤是理亏的,无缘无故欺负自己的臣属国,道义上起码是被谴责的一方。现在,李煜恢复了皇帝身份,战争的性质变了,变成两国交兵。宋朝的时候,可没有什么国家主权,谁足够强大,就可以灭掉其他国家。毕竟,和平统一也是广大老百姓的愿望。

李煜恢复了皇帝身份,立马用皇帝的角度思考问题。首先要搞好与邻国的关系,而且很明显吗,唇亡齿寒的道理读书人都懂,因此,李煜提笔给钱俶写了封信,把吴越宰相讲给钱俶的道理又说了一遍“今日无我,明日岂有君?一旦宋天子易地酬勋,王亦大梁一布衣耳。”

李煜很自信,这道理讲得很明白,言简意赅,但是切中核心。李煜相信,钱俶看到信,就会退兵,与自己联合抗宋。

但是,李煜没搞明白,道理这东西,要么是强者说给大家听,要么是你说给强者听。

强者说出来的道理有强大的实力背书,很有说服力。而说给强者的道理,是为了让强者做出更合理的选择,变得更强。

李煜不是强者,钱俶也不是,他们两个讲道理是没有用的,钱俶比李煜实际,即使李煜相信钱俶,钱俶也不会将自己的命运交给李煜,钱俶比李煜更了解李煜。

因此,钱俶收到信,看了一眼,就派人送去交给赵匡胤,同时,马不停蹄杀向李煜。

这个世界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只有顺应实际的选择,所谓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是死搬硬套,而是要对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

4、让人目瞪口呆的桥

直到这时候,李煜还没慌,反而有些小兴奋。因为曹彬带着超级庞大的竹排,民船,绳索等累赘进入了采石矶,这是南唐长江第一要寨,有军制完整的部队把守。而且曹彬虽然穿过了湖口,但是湖口同样军制完整的部队并没有任何损失。

现在,曹彬前有采石矶挡着,后有湖口堵着,怎么看,曹彬也是进了李煜的包围圈,只要李煜调动其他部队支援,而且速度足够快,曹彬就跑不了。

因此,李煜很兴奋,想想抓到宋朝元帅的感觉,那是他爹一辈子没有做到的,不管是对柴荣还是赵匡胤。

采石矶南唐守将马步军副都部署杨收,兵马都监孙震兵力有两万,而之前说过,湖口朱令赟手里有10万人。如果双方能够尽快合兵,即使不能抓住曹彬,起码可以把曹彬的竹筏,民船,绳索给毁了吧。虽然他们不知道曹彬带这些东西干啥,但是打仗,对手带的,肯定是有用,你给毁了起码没错吧。

可是,南唐军反应太慢,曹彬行动迅速,不给对手合围的机会。十月二十三日,曹彬集结战舰,正面进攻长江天下采石矶。

这时候,距离曹彬出兵湖口才5天,按照那时候的交通条件,距离李煜知道宋朝打过来才3、4天,李煜还用了一天恢复皇帝身份,又用了一天给钱俶写信,另外一天调兵合围曹彬,援军还在路上。

长江天险,在曹彬眼里,根本没当回事,曹彬只是下达了进攻的命令,就回到船里等消息了。见识过蜀道难的曹彬,什么天险都不算险了。

  

战斗当天,采石矶陷落,南唐满地尸体,被活捉了1000多,杨收和孙震都被活捉了。

这下,李煜慌了,曹彬没抓住,天险丢了,曹彬的眼前是大片的开阔地,他可以直接杀过来了。

不过,曹彬并没有杀过来,他撤了。南唐人有点蒙,据目击者说,曹彬撤退的时候,仍然带着他的竹筏,民船和绳索等,那些东西,曹彬宝贝一样半刻没丢下。

曹彬在石牌镇落脚,然后丢下战舰,全都跳到竹筏上和民船上,有人拿出尺子测量,有人拿出斧子砍凿,有人拿出钉子固定,有人拿出绳子捆绑。

南唐人终于明白,曹彬这是要搭桥啊。

哈哈哈哈啊哈哈,南唐人肚子笑疼了,浮桥不是那样搭的。南方人都明白水流的力量,你可以在小河,小溪上搭浮桥,但是几百米宽的长江上,从来没有人在上面搭建成功过一座桥,不管是什么样的桥。

李煜没干过体力活,不太明白这些,问身边的大臣,这事能成吗?

大臣张泪(lei四声)说:“陛下,臣翻了书,没有任何可以在长江上搭桥的记载,这事肯定成不了。”

李煜说:“我也觉得这是闹着玩。”

这时候,李煜还没想起来樊若水,也是,一个词写得不怎么地的进士,李煜怎么能记得。但是赵匡胤要樊若水一家人的事,李煜总该印象深刻吧,到现在还不知道赵匡胤为什么要这一家人。

再说,赵匡胤是闹着玩的人吗?他什么时候和谁闹着玩了,赵匡胤每次出兵向南边出兵,就没有无功而返的,只有进攻北边的北汉,才会心有不甘地撤军。

曹彬哪里懂得建桥,这座桥的总设计师是前南唐进士,在南唐郁郁不得志的樊若水。974年十一月九日,浮桥跨江而成,直抵两岸,当天,曹彬命令将浮桥上移,重回采石矶。

曹彬建桥的这十五六天,南唐竟然没过来搞破坏,就在自己的质疑中,惊讶地发现,桥被宋军建成了!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宋史》;《五代史》;《苏东坡传》;《太祖实录》;《正说宋朝十八帝》;《如果这就是宋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