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文1】
是时,吕后兄周吕侯为汉将兵,居下邑。汉王间往从之,稍稍收其士卒。诸侯皆背汉,复与楚。塞王欣、翟王翳亡降楚。
田横进攻田假,假走楚,楚杀之。
横遂复定三齐之地。

【译文】

此时,吕后的哥哥周吕侯为汉王领兵驻在下邑,汉王走小路去投奔他,渐渐地收拢到属下一些溃散的士兵。诸侯王于是又都背叛了汉王,重新去亲附楚王。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也逃亡降楚。

田横进攻田假,田假逃到楚国。
楚国杀掉了田假,田横于是重又平定了三齐的土地。

【解析】
周吕侯是吕后的哥哥,自然是刘邦的亲信。下邑这个地方离彭城并不算远,也属于刘邦的老家,这里驻扎的军队都是刘邦的嫡系,暂时停留在这里也方便收拢溃兵。

【原文2】

汉王问群臣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张良曰:“九江王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隙;彭越与齐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

【译文】

汉王问群臣说:“我想舍弃函谷关以东地区作为封赏,你们看有谁可以与我共同建功立业呀?”张良道:“九江王黥布,是楚国的一员猛将,同项王之间有些隔阂;另外彭越正联合齐王田荣在梁地起兵反楚。这两个人可以立即使用。再就是汉王您的将领中,唯有韩信可以托付大事,独当一面。如果您要把关东的地方作为赏地,赏给这三个人,楚国即可以打败了!”

【解析】
此文讲过(《资治通鉴》刘邦为何能吸引到顶级人才!),刘邦与不同人,不同诸侯之间的“联盟关系”,在这里还是延续一贯的做法。
黥布本是楚将,与项羽有隔阂,还占据九江地区,紧挨着项羽的老家,只要黥布不听从项羽的“号令”,项羽的后方就会不稳固。
彭越属于一个“白身”。就是不属于任何一方,也没有什么身份,与齐王田荣也仅仅是“合作”的形式。
韩信隶属于刘邦,两者是属臣关系,(《资治通鉴》如何为老板“定心”!(刘邦为何能够完败项羽))此文讲过韩信。
我们来分析下刘邦张良的战略布置:黥布是九江王,位置在楚地,项羽地盘的边上,距离项羽最近;彭越在齐地联合齐王对抗项羽;刘邦张良俩人的意思是让黥布、彭越直接对抗项羽,而韩信则率嫡系汉军经略中原。
刘邦针对项羽的战略部署的“思维方式”,在此文(《资治通鉴》做老板,除了“基本盘”,还要有外围保护层!)中讲过,大家可以再读一遍。但这些诸侯为什么会听从刘邦的呢?关键是刘邦根据这些诸侯的不同“情况”而采取的不同“联盟”方式。还都统一许以“封赏”,而且也都实现了。

【原文3】

初,项王击齐,征兵九江,九江王布称病不在,遣将将军数千人行。汉之破楚彭城,布又称病不佐楚。楚王由此怨布,娄使使者诮让,召布。布愈恐,不敢往。项王方北忧齐、赵,西患汉,所与者独九江王;又多布材,欲亲用之,以故未之击。

【译文】

当初,项羽攻打齐国时,曾征调九江国的兵力,九江王黥布以生病为借口不亲自前往,而是派将领率军几千人去跟随项羽。汉军攻破楚国彭城时,黥布又托病不去援助楚军。楚王项羽因此非常怨恨黥布,多次派使者去责备他,并要召见他。黥布愈加害怕,不敢前往。项羽因正在为北方齐、赵两国和西面汉国的反楚势力担忧,而能够亲附的只有黥布一人,且又器重他的才能,打算亲近他加以重用,所以才没有攻打他。

【解析】
此文就是承接上段,从侧面说明为何刘邦张良会联合黥布。“所与者独九江王,”反观项羽自身所能依靠的只有黥布,这对于项羽就真的必死无疑了。

【原文4】

汉王自下邑徙军砀,遂至虞,谓左右曰:“如彼等者,无足与计天下事!”谒者随何进曰:“不审陛下所谓。”汉王曰:“孰能为我使九江,令之发兵倍楚?留项王数月,我之取天下可以百全。”随何曰:“臣请使之!”汉王使与二十人俱。

【译文】

汉王从下邑转移到砀地驻扎,随后到了虞,对身边的随行官员说:“像你们这样的人,没有够得上可以共商天下大事的!”谒者随何进言道:“不知陛下指的是什么?”汉王说:“有谁能为我出使九江王那里,让他起兵叛楚?只须把项羽拖住几个月,我夺取天下就百分百有把握了。”随何便道:“我请求出使!”汉王就派他带领二十个人一同前往。

解析】
刘邦对搞定黥布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派出去说服黥布的人的级别又不能太低,又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核心“重臣”肯定又不行,所以刘邦选择了随行官员随何。
其实对于刘邦来说,也没必要非得要黥布背叛项羽,只要“稳住”他,让他按兵不动就好了。

【进一步解析】
从刘邦的不慌不忙的“情态”来看,整个“战略安排”,是在不停的“转移”过程中安排的,可见其底气十足,依然有信心与项羽继续争霸。
刘邦兵败逃脱后,首先到了自己的嫡系部属那里收拢败兵(距离战败之地彭城不远);第二是以关东的利益为诱导再次联合盟友,采纳张良联合彭越,策反黥布,派遣韩信出兵的计策。
黥布在后方牵制项羽,彭越联合齐国正面对抗项羽,韩信趁机东出经略魏、韩、赵等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