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文1】

荣闻项羽徙齐王于胶东,而以田都为齐王,大怒。五月,荣发兵距击田都,都亡走楚。荣留齐王,不令之胶东。畏项羽,窃亡之国。荣怒,六月,追击杀于即墨,自立为齐王。是时,彭越在钜野,有众万馀人,无所属。荣与越将军印,使击济北。秋,七月,越击杀济北王安。荣遂并王三齐之地,又使越击楚。项王命萧公角将兵击越,越大破楚军。

【译文】
田荣听说项羽把原来的齐王田放到胶东,而立田都为齐王,非常愤怒。五月,田荣出兵阻拦攻击田都,田都逃亡楚地。田荣就留下齐王田,不让他到胶东去。齐王田畏惧项羽,偷偷地逃向他的封国。田荣恼怒,在六月,追到即墨杀了齐王田,自立为齐王。这个时候,彭越在钜野,有兵众一万多人,没有归属。田荣就授给彭越将军官印,命他攻打济北王田安。秋季,七月,彭越击杀了济北王田安。田荣于是兼并了齐、济北、胶东三齐土地,随即又让彭越攻打楚国。项羽命令萧公角率军攻击彭越,彭越大败楚军。

【解析】
(《资治通鉴》项羽犯的最大错误!)此文中讲过项羽的“分封”过于“公平”,对于“无功”的田荣没有任何的“封赏”,留下了一个隐患。田荣虽然对于项羽没有大功劳,但毕竟是一方诸侯(旧齐国田氏宗室),实力还是不小的。

【原文2】

张耳之国,陈馀益怒曰:“张耳与馀,功等也;今张耳王,馀独侯,此项羽不平!”乃阴使张同、夏说说齐王荣曰:“项羽为天下宰不平,尽王诸将善地,徙故王于丑地。今赵王乃北居代,馀以为不可。闻大王起兵,不听不义;愿大王资馀兵击常山,复赵王,请以赵为捍蔽!”齐王许之,遣兵从陈馀。

【译文】

张耳去到封国,陈馀越加愤怒,说道:“张耳与我功劳相等,现在张耳为王,我只是个侯,这是项羽分封不公平!”就暗中派遣张同、夏说去游说齐王田荣说:“项羽作为天下的主宰不公平,把好的地方全都分给了他的将领,而把原来的诸侯国王迁到坏的地方。现在赵王就往北住到代郡去了,我认为这是不可行的。听说大王您起兵抗争,不听从项羽的不道义的命令,因此希望您能资助我一些兵力去攻打常山,恢复赵王的王位,并请把赵国作为齐国的外卫藩屏!”齐王田荣同意了,即派兵跟随陈馀。

【解析】
(《资治通鉴》“刎颈之交”的深层意义!)此文中讲过张耳与陈馀的关系,这俩人对一开始为“陈胜反秦”起到了巨大作用!
陈馀反项羽的理由是跟田荣一个“性质”,项羽“分封”过于“公平”。
田荣和陈馀一个是宗室,一个是陈胜旧部,还都在“反秦”多次立过大功(对项羽无功),更是具备一定的实力,自然要当“诸侯”的。

【原文3】

项王以张良从汉王,韩王成又无功,故不遣之国,与俱至彭城,废以为穰侯;

已,又杀之。

【译文】

项羽因为张良曾经跟随汉王刘邦,且韩王韩成又毫无战功,所以就不让韩成到封国去,而是让他随自己一起到了彭城,把他废为穰侯,而又杀了他。

【解析】
项羽杀韩王成太“肆意妄为”了,主因还是项羽的心思“过于公平”,直接把那些“摇摆”的诸侯宗室逼跑了。(《资治通鉴》“正统嫡系”重要性!普遍意识的认可为何如此厉害!),此文讲解国,为何陈胜反秦后,遍地诸侯王?原因就是六国虽然灭亡二三十余年,还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原六国百姓最认得还是“自家王”(诸侯宗室后代),这就代表着民心所向,所以“诸侯王”是杀不得的!
项羽杀韩王成的原因就是曾帮助过刘邦和“无功”,理由合理,但是项羽忽略了两点:一是韩地百姓归附于项羽得益于韩王成;而是杀了韩王成,韩国旧地也就背弃项羽了。

【进一步解析】
后世许多人“崇拜、怜惜”项羽,大多数原因就是因为项羽“分立”诸侯王这是看似比较“公平”,只要深入了解,并非如此!以自己的价值观和表面功劳来作为“公平”的尺度,就是绝对的“不公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