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快餐时代,大家做决定前好像都需要冷静的时间,好好考虑,比如离婚冷静期,分手冷静期……

那么“转账冷静期”,你遇见过吗?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手机支付已经成为我们主要付款方式之一了,各种骗局也藏匿在“屏幕背后”,不少网友都有着“说多了都是泪”的被骗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付完款,催发货时,却悲催地发现已被拉黑……卖家人间蒸发,只剩下可怜的你钱货两空。

近日,一位大V就发现了微信支付还有“转账冷静期”这样贴心提示。

转账冷静期

3月22日,知名互联网学者刘兴亮,在某社交平台分享自己在使用微信支付时发现暖心提醒的经历:“在用微信支付时,提醒我对方可能是骗子。这个提示挺好的,现在骗子太多了……我是在京东自营买的,感觉京东应该不是骗子,认真思考了几秒后,人脸识别-眨眼确认后,支付了。”

虽然是虚惊一场,但不少网友表示:“还是觉得这个功能应该具备,至少起到一个提醒的作用。”“有备无患,说不定提醒一下,就能拯救一个被骗‘失足’小伙伴呢?”“转账冷静期,还是有必要的,至少提醒大家要核对对方身份。”

没想到这件事的还有后续,当天晚上,刘兴亮就发微博表示:“这个内容,我今晚也发了朋友圈,被微信支付的老大看到了。他马上向我了解了详细情况,觉得是过度提醒。然后和团队复盘、优化,下线了一个兜底策略。忒敬业了!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让不少网友吃惊:“这微信回复的速度也太快了吧!”“看来微信真得有在好好听大家的意见,并不断改进。”“路转粉,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真的很难不赞同!”

其实也不怪微信这么“小题大做”地关心我们的账户安全,实在是骗局太多还变化莫测,无论是办会员卡的交易还是各种商务交易,我们会发现身边诈骗现象层出不穷,一不小心就容易栽坑。

“花式”防骗

其实,这也并不是第一次微信像一个“防诈骗老师”一样“苦口婆心”地让大家谨慎转账,提醒大家小心账户安全,“微信安全中心”公众号曾经发文:使用微信支付时,如果出现“风险提醒”要加倍小心!

为了让我们提高警惕,微信好像明白单纯的“说教”已经不能够“打动”我们,微信为了让我们把防骗意识“刻在DNA里”,不得不学会其他技能。

微信支付就围绕“转账冷静期,你需要吗?”的主题,拍了一支沙雕指数爆表的广告。值得一说的是,广告居然拍出了“毒品交易”的港剧画风,顺带给用户安利了“转账冷静期”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减少用户的损失,微信平台也算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不少网友表示:这个宣传片太沙雕了,我冷静不了。

除了为用户“做思想工作”,微信还在技术方面保护我们的账户安全。

微信添加了技术拦截、举报人工处理、辟谣工具这三大系统。加强信息的监管,一旦发现存在问题的数据,经权威机构判定或者举报后经工作人员核实确定涉及侵权、泄密等信息时,微信会立即阻断信息的传播,情节严重者,甚至导致封停账号。

但有一说一,现在的网络诈骗越来越多变了,虽然刘兴亮是虚惊一场,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这么幸运,所以,@所有人,千万别把转账提示风险不当回事!

不管平台防骗技术如何完善,如何“花式”提醒我们账户安全,最终的转账权还是在我们手里,所以提高自身的账户安全意识,才是最有效最有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