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给行业带来了诸多挑战,也激发了行业战胜困难、化危为机的斗志;展望2022年,党和国家对文化和旅游业的持续支持,给业界吃了“定心丸”。要鼓足干劲、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致广大而尽精微”,为人民描绘更加美好的“诗与远方”。

朝着崭新目标,开启新征程习。回首这一年,意义非凡。我们亲历了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昂首阔向前。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应真正发挥红色景区的文化旅游教育功能,讲好红色故事,把党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大力弘扬红色精神、传播红色文化,激励大家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无论是黄河长江“母亲河”,还是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逶迤磅礴的雅鲁藏布江;无论是南水北调的世纪工程,还是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地图”;无论是云南大象北上南归,还是藏羚羊繁衍迁徙……这些都昭示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指示,为推进黄河文化和旅游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加强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创新性传播,统筹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围绕黄河文化打造标志性IP。

推进乡村振兴,过上更好生活。乡村是中国人的精神故乡,旅游业是创造更高品质乡村生活的重要路径。我们要发挥乡村旅游在挖潜和释放乡村文化、生态和产业价值方面的更大作用,通过优选乡村文化和旅游资源、盘活乡村闲置资产、改善乡村设施风貌、提升乡村文化和旅游服务,塑造高品质的乡村文化和旅游产业集群,创造城乡共享的美好新乡土生活。我们要着力破解运营创新和持续发展难题,探索更为开放包容的业态创新和平台运营机制;全力吸纳各类人才和社会资本,增强乡村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统筹利用好政策,提升乡村文化和旅游资产价值,为乡村创造更可持续的文化和旅游项目落地方案。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