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黑桃与长剑

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全球芯片设计巨头ARM和其子公司安谋中国(ARM China)间的明争暗斗,一直是科技界关心的重点事件。而如今,在经历了英伟达收购ARM折戟、软银计划将ARM独立送上市等一系列事件后,这场“夺权大戏”似乎也到了该收场的时候。

据凤凰网科技报道,ARM近期计划将所持有的安谋中国股份转让给软银旗下的一个特殊目的公司(SPV),以便加快自身在纽约的上市进程;一位知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此次股权转让成功完成,安谋中国将通过一项许可协议与ARM关联,而不是目前ARM总部所持有的近一半股权。这样的举措,无疑是ARM对于目前安谋中国实控者吴雄昂的一种让步。

这起大戏还要从2020年6月说起。当月10日,ARM与其中国合伙人厚朴投资联合发表声明称,调查发现安谋中国CEO兼董事长吴雄昂的行为“危害到了安谋中国的发展、公司股东以及利益相关者”,故作出决议,罢免吴雄昂CEO兼董事长一职;但安谋中国第二天就率先“打脸”,指出公司并未召开符合程序的董事会会议,也并未产生有效的导致人事变动的法律文件,还强调,ARM发表的声明稿“对吴雄昂先生及安谋中国的声誉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雄昂

2020年11月,吴雄昂本人也公开在媒体面前发声,称ARM和厚朴投资无权罢免自己的CEO及董事长职务,自己对于公司的控制合理合法。

“所有这些困难都可以解决……人与人之间有分歧,这很正常。”吴雄昂表示。

要了解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我们还要把时间拨回到数年前。毕竟,虽然安谋中国与ARM明面上是子母公司的关系,但事实并不是那么简单。

综合安谋中国的官网信息来看,其成立于2018年,而在合资公司成立协议以及ARM授权协议IPLA上,对二者之间关系也有着详细描述——安谋科技是由英国ARM和中方资本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ARM占股49%,而中方资本占股51%。

这点可以看出,ARM当年并没有一心谋求中国业务的控制权,而是以合资公司的形式展开运营;另一方面,安谋科技的技术自主权也相当大。按照授权协议,安谋科技拥有独家且永久的,在中国授权销售ARM知识产权产品的权力,也可以自主开发兼容ARM架构的CPU以及独立架构的其他处理器,甚至可以将其研发出的产品反向授权给ARM。

如果用汽车行业做对比的话,ARM和安谋中国的关系更加类似国内遍地开花的合资汽车厂,例如一汽大众、上汽通用等,而不是特斯拉中国这样由外资直接控制的业务。

一位半导体行业从业者表示,ARM成立合资公司主要有几重原因。首先,这样可以规避反垄断风险;其二,能够自主研发的合资公司“更接地气”,可以更好地服务本土市场;第三点,这样也能够使ARM在中国站稳市场,防止RISC-V这种更加“开源”的架构渗入中国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最初ARM的意图如何,它确实给了安谋中国极大的特权,而后者也将这份特权运用到了极致。在吴雄昂的带领下,安谋不仅在国内争取到了华为等百余家重要客户,同时也帮助ARM提升了超过250多亿的芯片出货量。2018-2021年,安谋科技的营收增长了2.5倍之多,其中,它2020年的营收增长了37%,而ARM自身同期增长率也只有9.5%。

但另一方面,ARM与安谋中国2020年的冲突要点,似乎也是围绕越权行为展开。

ARM在2020年公布的后续文件中指出,公司之所以做出如此激进的举动,全因为吴雄昂名下的基金Alphatecture投资了数家受益于ARM许可优惠的公司,属于违约行为。这意味着,吴雄昂和自己的东家之间产生了直接的竞争关系。

但据吴雄昂所称,最初成立Alphatecture基金时得到了ARM董事会的支持,ARM CEO西蒙·希格斯(Simon Segars)甚至曾亲自对该基金予以肯定,对此,吴雄昂还拿出了文件来证明,上面写着“ARM批准向吴雄昂基金投资3000万美元”等字样;安谋中国也继续力挺吴雄昂,表示针对其成立基金的指控“不准确,且具有误导性”。

有意思的是,一位知情人士在这之后对媒体公布了一份近乎完全相同的文件,唯一不同的是用词——该文件对于吴雄昂基金的看法不是批准,而是“还有待进一步探索”。这位知情人士强调,吴雄昂在2019年8月提出的提议并没有实际获得批准。

ARM到底有没有批准吴雄昂成立基金的行为?如果ARM不打算和吴雄昂对簿公堂,我们恐怕永远不会知道真相了。但最终,ARM和安谋中国的争斗或许仍要受到市场大环境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期,ARM对俄罗斯的“断供”行为让这家公司的中立形象受到了毁灭性打击,在失去一大市场的情况下,外界也在猜测,同样经常受到美国敲打的中国企业们会不会也有一天离开ARM,拥抱真正无政治取向的RISC-V架构?虽然千丝万缕的联系让这种事情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间发生,但宏观来看,这似乎成了一种缓慢而坚定的大趋势。不管是高调的阿里巴巴平头哥,还是更为低调的华为、中兴,对RISC-V都抱着不遗余力的态度。

这种局势下,ARM不能冒着失去中国市场的风险,且在吴雄昂掌握登记文件和公司印章的情况下,与安谋中国的斗争无疑极为困难,还可能搅乱大股东软银为其安排的上市之旅。如此一来,以合资公司的完全控制权换取安谋中国及吴雄昂的信任,进而维持ARM架构在中国市场的优势地位,似乎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交易。

毕竟,若ARM祭出“最后手段”(暂停对安谋中国的支持),恐怕最后ARM这个名字在中国会沦落到和红牛相同的下场——同出一源却兄弟阋墙,最终被第三者迎头追上。这等鱼死网破的结局,相信ARM和吴雄昂都不会乐意看到。

*图片来自Ya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