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科字典里的解释是:金属元素,符号Ra(radium),银白色,质软,有放射性。

说到“镭”这个字,全国各地大多数人脑海里的反应应该都是这种放射性元素,有谁会把它和钱币想到一块儿呢?但是在民国时期,广东潮汕地区却真真切切有一种名为“镭票”的流通纸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9年镭票

纸币为什么会有“镭票”这样的名字呢?真的和可怕的放射性元素“镭”有关系吗?

其实,这两者之间风马牛不相及,啥关系也没有。

“镭票”也叫“铜镭票”,是一种由潮汕地区私人钱庄、商号等主体印制发行的钱庄票。“镭票”在当地范围内流通,在实际使用中,它和全国各地五花八门的钱庄票并没有什么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国十五年(1926年)镭票

之所以以“镭”命名,是因为在潮汕地区的方言中把钱币称为“lui(一声)”,用文字记录下来就是“镭”字。例如:你有钱吗?用潮汕话说就是“你有镭(lui)毋”?

称钱为镭,据说从明朝时期即盛行于闽粤沿海地区,清代王大海的《海岛逸志》一书中记载:“荷兰以银铸圆饼钱,中有番人骑马持剑,名曰马剑;半者,名曰中剑。有小而厚者,铸荷兰字,名曰帽盾;半者,名曰小盾。有小而薄者肖甲板船,名曰搭里。而以黄金铸者,中肖番人持剑而立,名曰金钫。其马剑、中剑、大小帽盾,皆有以金铸者,以两为觔;每圆抵银钱十六。又有红铜铸者,中肖雌虎,名曰镭,以当钱文之用。”

明代开始,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洋钱”盛行,由上述引文可见,在当时已经开始用“镭”指代钱币了,有人认为镭字的发音来源于洋钱中“里亚尔”(Real)的音译,我认为是比较可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铜元“光绪元宝”

1900年,广东引进外国先进设备,仿照外国钱币的规格形制,开始制造机制铜元

清末民初,有大量铜元在社会上流通。为了使交易轻松便捷,潮汕地区以钱庄、商号的信誉为保障的“铜镭票”应运而生。“铜镭票”的产生与铜元的铸造、流通以及民间钱庄的繁盛有着密切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利昌号镭票

“镭票”的主要流通区域为潮汕,在当地颇为流行,不单纯正规的钱庄行业,很多公司、商号也都可以发行。

为了稳定金融秩序,避免滥发纸币造成经济混乱,当地政府对“镭票”的印制发行有着比较严厉的监督和管理,规定各家商号发行“镭票”需要以大洋作为本金,依规发行,不得滥发,并需要登报公示,否则即为非法。

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广东多地沦陷。在日本侵略者的掠夺之下,百业凋敝,民不聊生,钱庄行业也难独善其身。

作为发行主体的钱庄、商号纷纷歇业倒闭,其发行的“镭票”自然也就成了废纸一张。

抗战胜利后,岭南的钱庄业虽有短暂复苏,但终究没有摆脱衰亡的命运,“镭票”也随之成为彻底的历史。

以上,就是有关广东“镭票”的简单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