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艳香
《奥林匹克精神》是顾拜旦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庆祝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5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他认为,纯粹的竞技精神只能带给运动员心理上自得其乐的悦乐感,奥林匹克精神带给人们的将是美感、荣誉感。在《体育颂》中,他赞美体育是美丽、艺术、正义、勇敢、荣誉、乐趣、活力、进步与和平的化身。
古代奥运中对人的体能、技巧的挑战体现着古希腊人竞争与开拓意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以来,奥林匹克精神经历了从挑战自我、追求人的身心协调和全面发展到追求运动竞技的人性化、人类文化的多元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历史演变。今天,“更快、更高、更强”之外,还提倡一种更为人性化的,更为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
中国古代有所谓“六艺”强调的不是技艺的竞赛,而是通过技艺的修养来完善人格,达到内心的和谐,促进心灵与体格之间的和谐互动。这与奥林匹克精神旨在推动人的体育与心灵的和谐发展的理想有着巨大的契合。
在北京冬奥会上,任子威和李文龙在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中摘金夺银,实现了中国队在该项目新的突破;苏翊鸣在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中夺冠,书写中国队在冬奥赛场上新的历史;金博洋在经历了世锦赛第二十二名的“蛰伏期”后,分别刷新了短节目和自由滑个人赛季最好成绩,感叹“自己战胜了自己”。超越极限、超越自我,是许多运动员的共同品质。
中国奥运健儿在赛场上践行着奥林匹克精神,展示着大国风范,新生代运动员们也正以昂扬的斗志、高超的技能、开阔的心胸接续奋斗。(张艳香)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