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足球的地界上,我一直对阿曼存有好感。因为中国足球最快乐的一天,正是拿阿曼当的背景板。

所以,请允许我忆甜思苦的把时间卷轴拨回到2001年10月7日——沈阳五里河,中国国家队在十强赛里主场迎战阿曼。

那场比赛之前,中国队以4胜1平的不败战绩高居B组第一,只要主场拿下阿曼就能提前两轮率先出线。最终,第35分钟于根伟右脚的一记劲射,为国足带来了世界杯的门票。而制造这个进球的,是之前两次关键的传递:李铁长传找到右路的李霄鹏,李霄鹏将球点到了禁区之内。

21年后,如宿命一般,这两位接力完成了中国的十二强赛。在经历了广告门、输越南、巩汉林等一系列闹剧之后,中国足球的四年周期又迎来了阶段性的大结局:

还是阿曼,0-2,我们输了。

从阿曼到阿曼,21年沧海桑田,中国足球的面子里子都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巩汉林一波娱乐攻势让中国足球彻底成为全民痰盂之后,很多人发出了“解散国家队”的号召。因为21世纪出生的中国球迷,甚至从来没感受过国足带来的快乐。

不过,老球迷大概还记得2001年出线之日的五里河。当CCTV5那个后来成为经典的“我们出线了”五个大字出现在屏幕中央时,全国都沸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一天,沈阳在赛后继续沸腾,无数市民不断从家中走出加入到游行的队伍里,大大小小的国旗随风飘扬,鞭炮齐响锣鼓喧天。据说,那天整个沈阳市区的啤酒都卖光了,其中一半还没收钱。

那一天,大连市政府提前一天特别批准,如果中国队第二天顺利出线,市民可以燃放鞭炮庆祝胜利。于是,唯一经营鞭炮批发业务的大连日用杂品总公司把烟花炮竹放上了货架。当晚无数球迷走上街头燃放烟火和游行歌唱,很多老人都说:大连今年过了两次年。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聚集了超过十万名球迷,长安街被堵得水泄不通。不断有人燃放烟花和二踢脚,矿泉水瓶、啤酒罐、帽子甚至皮鞋都在人群头顶飞来飞去,武警们努力维持着秩序但对于球迷狂热的举动给足了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国各地,从南到北,皆是如此。

这是成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武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庆球迷甚至来到大田湾体育场,在曾说出“三大球搞不上去,我死不瞑目”的贺龙元帅塑像前把酒燃香。从杭州黄龙体育中心到香港铜锣湾时代广场,到处都是球迷们组成的欢乐海洋。

这种普天同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足球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

3.

2001年的五里河,我曾经天真地以为那是中国足球的起点。因为那几年我们有范志毅杀入水晶宫,孙继海在曼城升起小太阳,杨晨血战法兰克福,还有后来李铁和郑智的英超中国德比。

但没成想,五里河其实是抛物线的顶点。2003年6月,福特宝提出中超招商框架,中国足球迈出职业化的重要一步,而中国国家队却开始走了下坡路。

当然这是中国足球所必须经历的。赚得多了,是职业化的优势。成绩退步了,是彻底离开举国体制的阵痛。但如果你赚得多了的同时成绩又退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到了2005年前年后,我们已经后继乏力,靠着世界杯那一代人勉强撑场子。不过在那段时间,我们还是记住了是祁宏对日本的梅开二度,是申思和贝克汉姆之间的任意球较量。然后,一场假球案,他俩都进去了。

最后一批勉强可以用语言和行动影响整个中国足球的,是李毅的“天亮了”,以及,李玮峰的掐脖子。不过,2005年出了个新词儿,叫做:球霸。

这肯定不是个褒义词。所以,我们下大力气整治了。

然后,我们就连球霸都没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

好消息是,中国足协一直在努力。从限制外援到U23强制上场新政,我们的足协就像个伟大的母亲,总想着从娃娃抓起,从起跑线上就捧出个冉冉升起的新星。

坏消息是,足协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当妈了。

几乎每届足协领导班子新官上任总会先烧一把火,名曰《中国足球X年规划》。最初看这东西,我会觉得内心豪情万丈,仿佛只要照着领导的规划按部就班地一二三步走,到了世界杯年,我们抬腿就能跨进去了。

而现在看这东西,我就会想起自己考马哲毛概之前制定的复习计划,看似周密,但执行过程总是比预想的残酷——第一天我看了1页,第二天我看了1页,然后抬头发现距离考试还剩一天,于是决定第三天看298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这些年足协的规划总是都发育的很畸形,基本前三年育苗最后一年临时抱佛脚。

当然,这也不全是足协的锅。因为中国足球这二亩薄田本就没啥养分,供应着种子出了土,就没有余力再去供应着苗子成才。

5.

高考是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相比之下,职业足球可谓路漫修远道阻且长。一旦确立了“课业和足球很难德艺双馨”这个大前提,踢球二字在父辈心中就会变成洪水猛兽。于是,球星都是电视上的,偶像都贴在墙上,孩子们能做的只是拿出放学之后的须臾时光去渣土地上奔跑或者和广场舞大妈为了地盘你争我抢……

曾经和一个足球学校的教练聊过相关话题,他说:“中国足球并非没有好苗子,很多孩子在小学、初中都天赋惊人,但每次你当宝贝一样捧在手心里指导他几年之后,十三四岁,父母就不让他再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

这也不难理解。

如果把国内收入群体分为五档,中超顶级球员属于一档、普通白领属于三档、电子厂属于五档的话,那么家长面临的选择就是这样的:

A.如果送孩子去踢球,那么他有0.1%的概率进入一档收入,99.9%的概率沦落为四档或五档。

B.如果让孩子一直读书,那么他有50%的概率进入三档收入,20%的概率往二档上奔奔。

面对这样的成才概率,绝大多数家长都会选择B。

读书的价值就是这样——它不能决定你的上限,但基本能保证你的下限。

做家长的当然希望孩子能飞黄腾达,但首先要考虑的,是保证孩子有个稳定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

于是,我们又开始把眼光投向那寥寥无几的足球尖子生+父母狂热支持者,比如,张玉宁。年少成名,拼劲十足,发型风骚,早早接受了资本主义的足球教育……

只可惜,2014年之后中国的旅欧球员基本都是“旅游+欧元兑换人民币”那一挂的,无论是张玉宁还是张稀哲,对于其加盟的球队来说,战术价值都远低于市场价值。他们不是正常的球员转会,更像是两个国家共享了一棵中国摇钱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国内足球也进入了疯狂的泡沫中。几个大俱乐部的大批量砸钱帮着中超营造出了虚假繁荣,对于俱乐部来说招揽几名外援就可以迅速补强然后取得实打实的成绩,这种“马上见到回头钱”的思路让一些俱乐部更愿意去重金买人而不是把钱投入周期更长、更为不确定的青训和社区足球建设当中。

俱乐部如此,球员也是如此。与其高风险的留洋海外,适应更强的竞争,还不如在中超领着高薪……离家还近。在越来越多金、越来越慵懒的环境中,青训二字成了看天吃饭入不敷出的代名词,然后我们能产出的人才越来越少。

最近六七年间,提起中国足球,我就觉得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苟且。提起中国球员,我就觉得他们每个人的脸,似乎都是高斯模糊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

唯一的一道光,是武磊。

他带给中国球迷久违了的欢乐,闻鸡起武、武与伦比的新成语已经不能显示中国人民的遣词造句能力,只要国足给机会,我们就会吹出“亚洲第一人力斩巴萨”、“谁不感叹东方的神秘力量”、“今夜的加泰德比,属于中国球王”等等新鲜花样!

然而,西班牙人频频换帅进入低迷,武磊的撞墙期也如约而至,再后来球队降入乙级,有更多的锋线球员入主。等重回西甲的时候,武磊已经只能在替补席和垃圾时间里蹉跎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即便是这短暂的高光,也让人看到希望。2019年武磊留洋之后第一次回到国家队,他已经明显和其他队友拉开了更大差距。用武磊自己的话来说:“回来再面对亚洲后卫的防守,处理球就会更轻松,更从容”“因为发现对方的速率慢下来了。”

留洋真的有用……

那么,如果我们直接找洋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

归化,是中国足球的最后一根稻草。

支持的人说,中国足球已经到了存亡之秋,只要能提高关注度和参与度的手段都可以用,现在谁又能记得日本的第一座亚洲杯是一个巴西人捧起的呢?

反对的人说,炎黄子孙当自强,现在你归化一批容易,难道要归化永远?

不过,归化作为一个过渡期举措还是摆上了前台。既然里皮这顶级大厨配中国食材不好吃,那不如就让中国大厨配外国食材试试。

于是,艾克森、蒋光太、洛国富、阿兰等一波高端食材在场边整装待发。

很多时候,他们成为了场上最拼命的中国人。

也有些时候,宴席都结束了,铁子哥还没让他们下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

从天盛的倒塌到电竞直播的碾压,无数的事实残忍的告诉我们:中国其实并没有那么多的足球迷。而在一次一次失败中,很多球迷又被透支了热情。

没办法,从阿曼到阿曼,中国足球已经21年没能再带给大家极致的快乐。到现在,留给中国队的弱队已经不多了。

当然,经历过五里河之夜的热情、刘翔站在起跑线前的热度、2003到2009年学生食堂的电视机前里三层外三层围着看那个2米26大个子比赛的情景,我毫不怀疑中国足球如果崛起之后球迷能生出的疯狂指数。

但是,才是原罪。

而且目前来看,这题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