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留楚镇抢抓农时,以“三统筹三扩大四创建”活动为主要抓手,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理念,有序推进河渠引水工作的开展,建成四通八达的水系网络,引水入田、入坑,促进地下水超采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打通河渠最后“一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立专班,全面部署压责任。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解决华北地区大漏斗问题的工作要求,留楚镇专门召开会议,全面部署,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工作专班,按照“原有渠道为骨架,斗渠和防渗为延伸”的思路,提出“一年连接主干动脉,一年延伸毛细血管,最终实现全域覆盖”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完善水系主干动脉和建立毛细血管网络作为工作重点,充分延伸河渠灌溉范围,计划新开合伯闸分干渠、东尹村闸分干渠共计13公里,斗渠47.6公里,新埋各类型防渗管道145公里,竣工后将实现全域地表水全覆盖,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分片网格化管理,设立网格员1-2名,明确职责,压实责任,使此民心工程真真切切落到实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志成城,倾力倾为促进程。该镇各村积极参与开展河渠引水活动。北善旺村约1万㎡的韭菜地处河渠重要位置,为此,村干部积极到农户家走访,实地考察,为农户耐心讲解河渠引水的重要性,最终达成一致,待4月30日承包协议到期后立即动工。留楚村为早日让河渠引水全覆盖,带领村干部开会研究,实地测量河渠深度、长度及宽度,建造小型扬水站,通过给村民做工作、讲道理使部分村民改变了“不想挖、不想动”的思想观念,推动了全镇河渠引水活动的进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谋划长远,打造健康水生态。该镇因村施策,以“政策奖补”为杠杆,撬动社会民间资本介入,摸索出“群众集资”“集体垫资”等多种模式,并加大宣传力度,鼓励群众多用地表水替代地下水灌溉,有效提高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解决好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据了解,该镇仅灌溉一年可为群众节约生产成本近千万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赢。(供稿人:林子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