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清风晓月寒

七绝 游于山戚公祠

威镇东瀛浩气长,

安民保境战沙场。

归来卸甲三军贺,

醉卧青石笑南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首读来令人荡气回肠的豪迈诗篇。全诗以作者游览福州于山戚公祠为背景,讴歌了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及其率领的戚家军,在抗击倭寇的战争中立下的丰功伟绩。缅怀这位为平倭患而献出毕生精力的民族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诗首句即点出抗倭名将戚继光及其率领的戚家军威名远扬,其浩然正气镇住东边那个侵略成性的岛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明初开始,倭寇对中国沿海进行侵扰。从辽东、山东到广东漫长的海岸线上,岛寇倭夷,到处剽掠,沿海居民深受其害。戚继光从浙江义乌募集矿工和农民,编练成戚家军以抗击倭寇。他治军有方,教育将士要杀贼保民。同时严格军事训练,“教以击刺法,长短兵选用”等战术战法,有力地打击了倭寇的嚣张气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民保境”是戚继光领军抗倭的宗旨。他曾说“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他率军在在龙山大败倭寇,继之在台州地,扫平浙东。次年率 6000 精兵援闽,捣破倭寇在横屿(今宁德东北)的老巢。嘉靖四十二年再援福建,与刘显、俞大猷分三路进攻平海卫(兴化城东),“斩级二千二百”。次年春,相继败倭于仙游城下,福建倭患遂平。嘉靖四十四年又与俞大猷会师,歼灭广东的倭寇。东南沿海倭患完全解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沙场”三个字,涵盖了戚继光南征北战的艰辛与战功。他曾为诗曰:“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形象地再现了自己的征战生涯。

由于戚继光所率将士骁勇善战,屡立战功。每次出征皆大败倭寇。获胜归来,御下战袍铠甲,将士们都互相庆贺。“归来卸甲三军贺”,作为主帅的戚继光,自然是欣慰异常。庆功宴上,免不了和生死与共的将士们举杯畅饮,一醉方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他踉跄地步出到屋外,见一青石平坦如砥,便侧身卧于青石之上。将士们见自已爱戴的将领,醉卧青石,不由抚掌大笑。笑这平时威严的统帅也有他率真可爱的一面。“南塘”——戚继光号南塘。“醉卧青石笑南塘”,贴切地表现出戚家军官兵关系融洽,为抗倭上下一心,尽忠报国的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诗一气呵成,生动地描述了在剿倭战争中,戚继光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共苦;并严格要求士兵安民保境,不准扰害百姓,做到兵民相体。同时发挥集体互助、长短兵器结合的机动、灵活、严密的作战方案,有效地打击倭寇。这是戚继光和戚家军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财富。让我们认识了一位不仅有一腔爱国热情和战场指挥才干,还是一位锐意进取、对军事制度进行改革的创新者——明代名将戚继光。